JACC-BTS 南方科技大学王莹课题组与US Davis向杨教授合作揭示Carvedilol诱导的肌丝信号转导新机制

2024-06-05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本研究结果极大地提高了针对肌丝信号通路治疗心衰患者的可能性。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持续攀升,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在HF患者中,肌丝蛋白的磷酸化对心脏跳动收缩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β肾上腺素(β-Adrenergic, βAR)激活可以诱导肌丝中多种底物蛋白的磷酸化。然而,在健康和HF患者心脏中,βAR如何调控心脏中肌丝蛋白信号尚无详实的研究报道。

2024年5月29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王莹课题组与美国UC Davis药理学系Yang K. Xiang课题组在JACC: BASIC TO TRANSLATION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arvedilol Activates a Myofilament Signaling Circuitry to Restore Cardiac Contractility in Heart Failure”的文章,揭示了肌丝局部β-AR信号的时空调节,同时也阐明了肌丝信号转导新机制:Carvedilol诱导的β1AR-NOS3-cGMP信号转导模式。本研究结果极大地提高了针对肌丝信号通路治疗心衰患者的可能性。

图片

肌丝作为心肌细胞内的中枢收缩装置,在健康和HF患者心脏的信号接收和转导中均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蛋白磷酸化对于控制肌丝功能是一种快速且关键的机制,并且在HF患者中普遍失调。此外,心脏βAR-cAMP-PKA信号通路是激活离子信号通路的主要驱动力,但βAR如何调控肌丝蛋白尚未可知。因此,本课题组聚焦肌丝蛋白,探究心衰治疗新途径,全面阐明βAR调控肌丝信号通路分子机制。

Carvedilol可以驱动β1AR-Gi信号并促进心脏收缩,而Ca2+循环几乎不增加。本课题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心脏中不同βAR配体(Carvedilol, Isoproterenol, Dobutamine)诱导的底物磷酸化进行磷酸蛋白质组学分析,成功揭示了一组独特的肌丝蛋白磷酸化—Carvedilol通过β1AR-NOS3信号诱导MYPT1在Serine507位点的磷酸化。

图片

亚细胞定位的β1AR信号及其特定的下游信号组分是心脏细胞精确发挥功能的关键。此外,NOS1和NOS3也存在不同的亚细胞分布并可能与βAR形成不同的信号小体。在本课题中,研究人员发现,删除NOS1和NOS3不影响β1AR的表达。由于cAMP和cGMP都属于调节心功能的重要第二信使,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码的荧光共振能量生物传感器(FRET)解析cAMP和cGMP信号通路,以及在心肌细胞和整体心脏水平上探究不同βAR配体诱导的兴奋-收缩偶联作用。结果表明,Carvedilol通过激活β1AR-NOS3复合物,诱导cGMP通路,选择性促进肌丝蛋白磷酸化。

图片

进一步研究发现,NOS3和PKG1是肌丝-特异性β1AR信号通路促进底物磷酸化和心脏收缩所必需的。在HF心脏中,β1AR从NOS1切换到NOS3进而介导cGMP-PKG1信号通路。肌丝-特异性β1AR-NOS3信号通路是Carvedilol肌力增强的基础,并且PKG1依赖性的肌丝信号系统在肌力支持中具有潜在作用。

图片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通过磷酸蛋白质组学、基因编辑的荧光共振生物能量传感器(FRET)、结合心脏电生理分析,系统地阐明了肌丝-特异性β1AR-NOS3信号通路在HF心脏中的调控作用—可以增强心衰心脏的收缩功能,同时,该机制几乎不增加Ca2+的循环。该研究工作为针对肌丝特异性信号通路治疗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将推动HF治疗新策略的发展。

图片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王莹为本文第一作者,US Davis药理系Yang K. Xiang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同时,南方科技大学王莹课题组2024级博士生向文静作为该文章的共同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bts.2024.03.007

作者:论道心血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ardiovasc Res :使用磷酸二酯酶 2A 和 4B 进行基因治疗可通过改善亚细胞 cAMP 区室来改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PDE2A和PDE4B基因治疗通过恢复细胞微区的cAMP分区,有效预防压力过载引起的心力衰竭及相关的心脏改变和心律失常。

Sci Immunol:心力衰竭通过先天免疫记忆促进多种疾病

这项研究揭示了心力衰竭通过重新编程造血干细胞携带先天免疫记忆,导致多发病和器官病理变化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方向。

JACC Cardiovasc Imaging: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改善:COAPT 试验

在有症状的伴随严重二尖瓣返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TEER后6个月左心房应变的改善与24个月内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复合终点的降低密切相关。

【热点指南】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诊断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梳理DR的定义、机制、诊断和管理等方面内容,并基于临床研究结果和专家经验,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DR的认识,并规范DR治疗。

ESH 2024 | 中国之声: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关联性新发现,血压控制成关键!

这项荟萃分析表明,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存在关联,表明血压水平对其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

Drug Des Devel Ther:参蛤散对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参蛤散(SGF)对心力衰竭(HF)的治疗潜力和潜在作用机制,为其传统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