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Res:RNA测序技术发现胶质瘤新的分子分型特征

2014-09-24 MedSci MedSci原创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苏晓东研究组和北京天坛医院江涛研究组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Clark Chen研究组合作在《Genom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NA-seq of 272 gliomas revealed a novel, recurrent PTPRZ1-MET fusion transcript in secondary gliobl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苏晓东研究组和北京天坛医院江涛研究组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Clark Chen研究组合作在《Genom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NA-seq of 272 gliomas revealed a novel, recurrent PTPRZ1-MET fusion transcript in secondary glioblastomas”的文章。该研究提供了首个针对中国人群脑胶质瘤的高通量NGS测序数据库,提供了脑胶质瘤融合基因的全景图,发现了新的胶质瘤的分子特征,并首次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secondary glioblastoma)中发现了重复出现的PTPRZ1-MET融合基因及其四种不同的融合方式。这一研究为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

脑胶质瘤由神经上皮细胞恶化演进形成,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极高,恶性脑胶质瘤5年存活期仅5%,具有浸润生长、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根据WHO形态学分类标准,脑胶质瘤分为四个级别和多种类型,其恶性程度不同,常规放化疗的预后差别较大,不同分型以及原发和复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也有所不同,因此亟需发展针对分子病理的新的分型标准,指导临床治疗和个体化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本研究利用BIOPIC的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对272例WHO II, III, IV级以及复发的脑胶质瘤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发现了214种融合转录本,其中67种为读码框内融合(图一)。重新独立发现并验证了三种重复出现的融合基因,FGFR3-TACC3、RNF213-SLC26A11、PTPRZ1-MET,在另外的192例独立样品中也具有类似的融合发生频率。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发生于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cMET的新的融合基因PTPRZ1-MET(ZM),融合发生的频率约占继发胶质母细胞瘤总数的15%,具有四种不同的融合形式(见图二),融合基因在DNA,RNA,蛋白水平上均得到验证。 研究表明,PTPRZ1-MET融合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 PTPRZ1-MET融合可与EGFR扩增事件互斥,并且与脑胶质瘤中常见的IDH1突变不相关。 (2) PTPRZ1-MET融合样本与非融合样本相比,MET、PIK3CA、AKT1基因高表达,提示PIK3CA通路被活化。 (3)外源表达PTPRZ1-MET融合的U87MG细胞与对照相比,具有更高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4) 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病人中,具有PTPRZ1-MET融合的病人预后更差。以上特征提示,PTPRZ1-MET融合很可能在神经胶质细胞瘤发生过程中起原癌基因的作用。

该工作由北京天坛医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共同完成,苏晓东、Clark C. Chen、江涛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保肇实、陈慧敏、杨明玉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资助。

原始出处:

Bao ZS, Chen HM, Yang MY, Zhang CB, Yu K, Ye WL, Hu BQ, Yan W, Zhang W, Akers J, Ramakrishnan V, Li J, Carter B, Liu YW, Hu HM, Wang Z, Li MY, Yao K, Qiu XG, Kang CS, You YP, Fan XL, Song WS, Li RQ, Su XD, Chen C, Jiang T.-seq of 272 gliomas revealed a novel, recurrent PTPRZ1-MET fusion transcript in secondary glioblastomas. Genome Res. 2014 Aug 18. pii: gr.165126.113.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4-11-30 shanganquan

    真是日新月异

    0

相关资讯

PET/CT用于胶质瘤的早期发现与生长监测文献分析

MedSci注:这篇文章比较简单,其特色在于“早”,作者采用动物模型,观察术后最早发现肿瘤的时间,以及行为学改变的相关性。如果在人体中也能发现类似的相关性,会更有价值。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神经外科的王(Wang TC)等研究发现,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大鼠胶质瘤,而传统的神经系统检查手段则有助于监测肿瘤的生长。论文2月12日在线发表于《神经肿瘤学杂志》(J&nb

WHO:使用手机增加致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5月31日说,长期、高强度使用手机和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可能增加患癌症几率。不过,一些无线通信行业组织立即发表声明,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这一结论。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当天发表声明说,这是由31名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工作组得出的结论。过去一周,这个工作组在法国里昂评估了暴露在射频电磁场环境中人和动物等所受健康影响的大量过往研究资料,并认为基于现有的有限数据,长期、

PNAS:BRAF基因的突变可能成为儿童脑瘤治疗靶点

研究儿童脑瘤的科学家们发现,BRAF基因上的不同突变将需要特异性的治疗方式,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研究显示,基因测序数据能帮助人们,依据患儿肿瘤中的特定突变来实现个性化医疗。 “对肿瘤基础生物学了解得越多,我们就离个性化治疗越近。同一个基因上的不同突变,对治疗药物的反应也大相径庭,而我们这项研究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文章第一作者,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Angela J

ASCO 2013: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无益于胶质瘤患者生存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试验结果显示,在胶质母细胞瘤一线放疗及替莫唑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TOG)0825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阿瓦斯汀)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但未能改善总生存期,而且这种血管生成抑制剂与更糟糕的神经认知和生活质量结局相关。 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13年会上,Mark R. Gilbert医生报告称,在随机分组接受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