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检测IBD相关组织异常时,色素内镜检查优于白光内镜

2016-10-11 Mechront 译 MedSci原创

现实生活中的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表明:对于异常结构的监测,靶向活检的色素内镜检查(CE)优于白光内镜。 此外,使用CE进行活体光学诊断时,对于发育不良的排除诊断,准确度十分高,特别是内镜医师专家进行检查时。 该研究共纳入了350名IBD患者,其中女性占47%,UC患者占78%,平均IBD持续时间为17年;这些患者接受了标准模式的白光内镜(41.5%)或高清白光内镜(58.5%);随后使用

现实生活中的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表明:对于异常结构的监测,靶向活检的色素内镜检查(CE)优于白光内镜。

此外,使用CE进行活体光学诊断时,对于发育不良的排除诊断,准确度十分高,特别是内镜医师专家进行检查时。

该研究共纳入了350名IBD患者,其中女性占47%,UC患者占78%,平均IBD持续时间为17年;这些患者接受了标准模式的白光内镜(41.5%)或高清白光内镜(58.5%);随后使用0.4%靛胭脂CE进行随访。研究者比较了病变特征、不同进程的光学诊断、异常结构检出率、专家和非专家内镜医师间的学习曲线。

总的来说,对94例异常结构进行了检测,包括1例癌症、5例高度不典型增生和88例低度异型增生,同时也检测了503例非异常结构病变。

白光内镜检查结果阴性的参与者中,CE发现54不典型增生病变;异常结构检出率增量为57.4%;无论是标准白光内镜还是高清白光内镜,具有可比性。专家和非专家内镜医师间的检出率也具有可比性(18.5% vs. 13.1%),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学习曲线。

异常结构的光学诊断的敏感性70%,特异性58%,阳性预测值90%,阴性预测值为94%;如果是专家内镜医师进行检测,具有更高准确度的趋势。

最后,四项内镜特征与异常结构组织学有关:近端位置、缺失无名线、息肉形态、肿瘤坑模式。

研究者称:这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CE与靶向活检可有效检测IBD相关异常结构。

原始出处:

Carballel S, et al.Real-life chromoendoscopy for neoplasia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in long-standing IBD.Gut. 2016;doi:10.1136/gutjnl-2016-312332.

Chromoendoscopy superior for dysplasia surveillance in real-life study.Healio.October 10, 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chront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8-31 sunylz
  2. 2016-10-13 bnurmamat
  3. 2016-10-12 1dd8a7c5m95(暂无匿称)

    学习了,赞一个!!!

    0

  4. 2016-10-11 知难而进

    继续关注!

    0

相关资讯

Am J Gastroenterol:IBD患者,需注意维生素D水平

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维生素D水平和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研究者对IBD患者进行了长达5年的随访,根据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类。通过使用药物类型、医疗利用率、炎症相关生化标志物(CRP和ESR)、疼痛、临床疾病活动评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患者IBD的临床状况。研究数据显示,纳入的965名IBD患者中,克罗恩病占61.9%,溃疡性结肠炎占38.1%,患者平均年龄44岁,其中女性占52.

Am J Gastroenterol:炎症性肠病(IBD)与胆管癌风险增加有关

近期在线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称,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IBS)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会增加胆管癌风险增加。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05年1月-2013年5月就诊于Mayo诊所的399名PSC-IBD患者。其中有137名患者接受了结肠切除术。研究数据显示,研究期间有123名患者发展为胆管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

Gastroenterology:长期IBD患者可能伴有PSC

根据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结果,磁共振造影分析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相关病变的存在,说明肝脏疾病常见于长期炎症性肠道疾病的患者。挪威奥斯陆大学和阿克什胡斯大学医院放射科的Aida Kapic Lunder博士和同事对756例诊断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进行了一项人口为基础的队列研究。这些患者中,470名参加了随访20年后的评估,给予常规临床血液检验和检查,其中322例患者进行了磁共振造影(MRC)筛选。 这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不良的口腔健康状况减少IBD发生风险

研究人员在瑞典人群的队列研究中发现,不良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炎症性肠道疾病发生之间有相互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相互作用,他们进行了一项包含20162人的队列研究,随访进行时间为1973到2012(平均随访,28年),进行了牙齿脱落检查、牙斑和口腔黏膜病变的检查。通过死亡登记等确定了溃疡性结肠炎(N = 67)或克罗恩病(N = 142)的发病人数,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估计IBD的风险比。研究人员发

Am J Gastroenterol:IBD女性受孕期间的疾病活动度与孕期疾病复发相关

根据前瞻性研究的数据,患有炎症性肠病(IBD)的女性,如果在受孕时间附近出现活动性疾病,那么其孕期疾病复发的风险增加。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在怀孕期间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女性比患有克罗恩病的妇女更容易复发。来自荷兰鹿特丹Erasmus MC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2008-2014年孕前门诊就诊的229名IBD女性进行了研究。这些女性共发生了298次妊娠和226名活产。研究人员测量每次随访时女性疾病活

Am J Gastroenterol:老年IBD患者的肠癌风险

目的:探究老年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癌症风险。方法:以人口为基础的队列纳入了844例年龄>60岁的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CD)370例,溃疡性结肠炎(UC)474例。结果:CD和UC诊断时患者的中位数年龄分别为70 (65-76)岁和69 (64-74)岁;中位数随访6 (2-11)年(5598人年)。844例老年性IBD病例中,98 (11.6%; 42 CD、56 UC;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