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放疗或能治疗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

2017-12-18 岱西 中国循环杂志

一提放疗,常常想到的是治疗肿瘤。不过近期发表于N Engl J Med上的一项研究,放疗却在平均14分钟就终结或极大改观了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

一提放疗,常常想到的是治疗肿瘤。不过近期发表于N Engl J Med上的一项研究,放疗却在平均14分钟就终结或极大改观了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
 
这一新操作由华盛顿大学Phillip S Cuculich等初尝。首先术者通过ICD诱发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在此期间,应用磁共振、CT和心电图成像等绘制出室性心动过速关键通路并标出靶目标,然后,应用25Gy的放射量对靶目标进行立体定向放射疗法(SBRT)。

这项研究中,共有5位高危的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了放疗,平均治疗时间为14分钟,最长的治疗时间为18分钟。
 
这些患者在接受放疗前,药物治疗均未能奏效,此外还有3人导管消融失败,另2人存在导管消融禁忌证。总之,患者病情较重,在放疗前3个月,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了6577次。
 
而在放疗后6周的空白期,发作次数大大降低,共发生了680次;而空白期后的随访1年内,仅发生了4次,较之最初降低了99.9%。
 

图1 患者治疗前后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
 
其中年级最大的患者是一位83岁的女性,放疗前共发生了4312次室性心动过速事件,接受放疗后3周发生了致死性卒中,不过尸检没有发现与放疗相关。在死亡前3周,其室性心动过速负担减少了82%。
 
其余4位为60~65岁男性,放疗后随访1年未发现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也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只有肺部有轻微炎症反应,其中3位已无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其中1人,在首次抗心动过速起搏后治疗9个月后开始服用胺碘酮;还有1人在放疗4周后由于仍有室性心动过速接受了射频消融,之后随访没有进一步发作。
 
随访1年时,患者ICD的放电次数也由术前的55次减少至仅1次,抗心动过速起搏次数由6577次降至3次。
 
不过,高剂量辐射对已受损心脏组织的长期影响还不清楚。“这些患者接受放疗的心脏体积较大,或会对乳头肌、冠脉、传导系统和瓣膜等产生潜在影响,从而增加影响心室功能的风险,尽管目前随访1年未见异常。”研究者指出。
 
据悉,研究者已启动了名为“ENCORE-VT”的1-2期试验来进一步评估这一新技术。
 
原始出处:

[1]Cuculich PS, Schill MR, Kashani R, et al. Noninvasive Cardiac Radiation for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N Engl J Med 2017; 377:2325-2336.

作者:岱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1-28 leechaomin

    可以理解.难点是定位

    0

  2. 2017-12-20 freve
  3. 2017-12-18 lovetcm

    是不是偶然发现的结果?

    0

相关资讯

Clin Oral Investig:口腔癌放疗会影响釉质的显微硬度以及相关联的缩进形态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体内体外评估高剂量的放射线疗法对釉质的显微硬度和相关联的缩进模式形态的影响。

Nat Commun:发现肿瘤抵抗放射疗法的关键机制

路德维希癌症研究(Ludwig Cancer Research)发现了肿瘤发展为抵抗放射疗法的关键机制,并展示了如何用目前正在开发的药物克服这种抵抗。该发现解决了一个长期的挑战:多达40%的大肿瘤对放疗产生耐药性,使治疗显著复杂化。克服这种阻力可能会对治疗肿瘤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那些对患者造成严重不适的疾病,抵抗其他治疗方式或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

Sci Rep:蛋白激酶CK2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联

CK2是一个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的有希望靶点。

JAMA SURGERY: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新辅助化疗对比治疗局部晚期膀胱癌

局部晚期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后局部治疗失败常见,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有关。新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治疗失败可能,但尚未在化疗领域进行研究。JAMA SURGERY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放疗联合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相比是否可以改善患者局部无复发生存情况。

刘真真教授: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内分泌治疗和放疗新进展解读

目前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为主,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若接受乳房全切,内分泌治疗可降低对侧乳房乳腺癌的发病率。而对于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内分泌治疗和放疗可以降低同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他莫昔芬可用于绝经前或绝经后患者,而芳香化酶抑制剂多用于绝经后。DCIS属于低风险早期乳腺癌,为了避免过度治疗之嫌,应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和药物。

放疗为何在国内用得少?

“在美国,大约有70%以上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接受放射治疗,而这一数字在我国仅为30%。”近日在京召开的放疗新进展培训班暨肿瘤放射生物与多模态诊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透露上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