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目标

2017-11-03 吴星 环球医学编写

2017年9月,土耳其科学家在《Circulation》发表了TECOS试验(评估西格列汀心血管结局的试验)另一视角的文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2017年9月,土耳其科学家在《Circulation》发表了TECOS试验(评估西格列汀心血管结局的试验)另一视角的文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背景:强化调整风险因素可显着改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结局。然而,国际临床实践中,应实现何种程度的二级预防治疗目标是未知的。

方法:在来自于38个国家的13616名入组到TECOS试验时就已知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中,研究者评估了以下5个二级预防措施的实现情况:阿司匹林的使用、血脂的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0mg/dL或他汀治疗)、血压控制(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使用、不吸烟。Logistic回归用于评估个体和区域因素与基线二级预防实现情况之间的相关性。Cox成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用于确定基线二级预防的实现情况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总体来说,29.9%的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于基线实现了所有5个二级预防措施,而71.8%实现了至少4个措施。北美比例最高(41.2%),而西欧、东欧、拉丁美洲的比例约为25%。在个体水平,血压控制(57.9%)的总体实现率最低,而不吸烟最高(89%)。中位3.0年的随访期中,较高的基线二级预防评分与结局改善之间存在逐步分级的相关性(实现所有5个vs实现≤2个的患者调整风险比,0.60;95% CI,0.47~0.77)。

结论:在国际临床试验人群中,仍存在重大机会去改善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二级预防医疗质量,如较好改善,可降低下游心血管事件风险。

原始出处:

作者:吴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18长城会(GW-ICC):李南方:从OSAS与CVD的紧密联系看ICSD-3中OSAS诊断标准的更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CVD)密切相关。2015年美国睡眠医学会更新的《国际睡眠障碍(ICSD-3)分类指南》对OSAS的定义除涉及睡眠本身及监测到的症状外,与CVD密切联系起来。在本届GW-ICC 2017上,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李南方教授从OSAS与CVD的紧密联系对ICSD-3中OSAS诊断标准的更新作了专题解析,并强调关注CVD合并OSAS患者的必要性。

Diabetologia:趾肱指数作为2型糖尿病和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近日,国际杂志 《Diabetologia》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趾肱指数作为2型糖尿病和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预测因子的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趾臂指数(TBI)和踝肱指数(ABI)作为2型糖尿病和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和全因死亡率的决定因素。

Nat Commun:研究进一步确定了肠道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

已知肠道微生物群已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然而,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本研究纳入了218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患者和187名健康对照者,收集其粪便进行宏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ACVD患者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健康对照者存在差异,其肠杆菌科和链球菌的丰度增加,且在功能上可作用心血管健康的几种重要分子的代谢或运输。虽然药物治疗是一个混杂因素,但ACVD的

Diabetes Care: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与尿中8-oxoGuo排泄有关!

高RNA氧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针对氧化应激进行的长期随访干预可能揭示生物标志物8-oxoGuo潜在的价值。

Heart:高灵敏度肌钙蛋白I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由此可见,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测定的心肌肌钙蛋白I是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这可能有助于鉴别一般人群中的高危个体。

Diabetologia:是什么来调控1型糖尿病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由HbA 1c水平测量的慢性高血糖是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HbA 1c对CVD风险的影响程度,其影响因素随传统危险因素的时间推移,以及这些介导途径如何随时间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