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s:PGD2/PTGDR2信号可抑制胃癌细胞进行自我更新,为控制胃癌进展提供新的思路

2018-04-02 MedSci MedSci原创

已知前列腺素D2(PGD2)对胃癌(GC)具有抗肿瘤作用已有十余年。但是,PGD2's对GC生长的控制机制尚未明确。癌症干细胞(CSCs)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侵袭性和治疗耐受性相关。近期研究人员发现PGD2与其受体(PTGDR2)之间的信号,在体外可抑制GC细胞的自我更新,在体内可抑制肿瘤增长转移。GC组织中PGD2合成酶(L-PTGDS)和PTGDR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邻近正常组织,并与患者预后相

已知前列腺素D2(PGD2)对胃癌(GC)具有抗肿瘤作用已有十余年。但是,PGD2's对GC生长的控制机制尚未明确。癌症干细胞(CSCs)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侵袭性和治疗耐受性相关。

近期研究人员发现PGD2与其受体(PTGDR2)之间的信号,在体外可抑制GC细胞的自我更新,在体内可抑制肿瘤增长转移。GC组织中PGD2合成酶(L-PTGDS)和PTGDR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邻近正常组织,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在GC组织中,L-PTGDS和PTGDR2的表达水平与GC-CSC标志物Sall4和Lgr5呈负相关。

敲低CSC样细胞的L-PTGDS和PTGDR2的表达,可导致CSC标志物表达上调、自我更新能力增强。直接刺激PGD2和过表达L-PTGDS可导致相反的效应。此外,PGD2可抑制肿瘤生长、皮下肿瘤模型的肿瘤发生率,还可抑制腹膜转移模型的肝和肠系膜癌转移。在活体中干扰PTGDR2表达则表现为上述相反的效应。

机制研究表明PGD2抑制STAT3磷酸化以及核表达。深入研究提示诱导STAT2磷酸化(Thr705)位点突变后,可丧失PGD2对CSC标志物表达的抑制作用。

简而言之,本研究揭示PGD2/PTGDR2信号对CSC自我更新具有调节作用,为我们控制GC进展提供新的思路。

原始出处:

Bin Zhang,et al,PGD2/PTGDR2 Signaling Restricts the Self‐Renewal and Tumori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Stem cells. March 31,2018.https://doi.org/10.1002/stem.2821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LIN CANCER RES: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曲妥珠单抗原发耐药的生物学标志

如何选择合适的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患者进行曲妥珠单抗治疗是精准医学的一大挑战。临床前研究发现了几种原发耐药的遗传机制,会导致酪氨酸激酶受体活化而非HER2或下游信号通路活化

Nat Commun: 中国研究成果可为胃癌精准医疗提供直接依据

弥漫型胃癌到底是一种病还是几种病?患者预计生存时间多长?术后接受化疗是否有效?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弥漫型胃癌在蛋白质组层面可分为3个亚型,不同亚型患者总生存时间和对化疗敏感性不同。

JAMA Oncol:Pembrolizumab为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部腺癌三线治疗带来新希望

晚期胃癌目前缺乏标准的三线治疗方案。KEYNOTE-059研究评估了Pembrolizumab单药用于经治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部癌三线或以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研究的初步结果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

ANN SURG:腹腔腹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比

D2淋巴结清扫是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在早期胃癌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晚期胃癌中的可行性尚未得到证实。ANN SURG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评估了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与开腹远端胃切除术对比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

Gastroenterology: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对降低老年患者胃癌风险效果显著

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对降低胃癌风险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以及尽早开展根除治疗的患者

河南研究:有这三个生活习惯者易患胃癌

饮食因素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表的研究,油炸食品是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