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 2016:全民培训心肺复苏效果显著

2016-03-25 Seven L 译 MedSci原创

在芝加哥举行的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称,全州实行的旁观者心肺复苏(CPR)和第一反应者除颤改善计划能改善院外心脏骤停者生存,减少脑损伤。Christopher B. Fordyce博士和同事对2010-2014年间发生的8269名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所有患者的家人和旁观者进行过心脏骤停的培训,使其能识别心脏骤停症状,及时呼救,使用CPR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研究数据显示,在

在芝加哥举行的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指出,全州实行的旁观者心肺复苏(CPR)和第一反应者除颤改善计划能改善院外心脏骤停者生存,减少脑损伤。

Christopher B. Fordyce博士和同事对2010-2014年间发生的8269名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所有患者的家人和旁观者进行过心脏骤停的培训,使其能识别心脏骤停症状,及时呼救,使用CPR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

研究数据显示,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旁观者进行CPR的比例从28.3%升高到41.3%(p<0.0001),公共场所该数据从61.0%升高到70.6%(p=0.007);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第一反应者除颤的比例从42.2%升高到50.8%(p=0.01),公共场所该数据从33.1 %升高到37.8%(p=0.16),变化不太大。公共场所的非EMS第一反应AED使用者无明显增加。此外,公共场所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出院后存活率从10.8%上升到16.8%,在家中发病的患者其数据从5.7%上升到8.1%;心脏骤停患者轻微脑损伤或完全恢复的情况也在上升(公共场所:从9.5%到14.7%;家中:从4.9%到6.1%)。

作者解释道,这些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不过绝对存活率仍较低,还需要改善。此外作者建议,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的干预研究,诸如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在家中就开展AED,使用移动技术让附近居民参与到患者的CPR救治中。

“家,是突发心脏骤停的主要地方,而患者的生存率还是太差,”Fordyce说:“是否通过更广泛的努力,培训人们识别心脏骤停,进行快速的复苏,就能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仍是知之甚少。不过本研究是第一次从全州范围内进行改善家中和公共场合心脏骤停预后的干预试验。”

原始出处:

Bystander CPR, AED Training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Cardiac Arrest Outcomes
.Mar 23, 2016

作者:Seven L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6-08-18 doctorJiangchao

    好建议 继续学习

    0

  2. 2016-08-18 doctorJiangchao

    继续学习

    0

  3. 2016-08-18 doctorJiangchao

    继续关注

    0

  4. 2016-04-10 yydlt

    很好啊!

    0

  5. 2016-11-05 aids222

相关资讯

ESC2015:心脏骤停应至少接受35分钟专业心肺复苏

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5)专题报道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一个心脏骤停者,到底应该进行多长时间心肺复苏,难道复苏时间越长转归越好?日本金泽大学急诊和重症医学部的Yoshikazu Goto教授在17000余患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那些存活并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心脏骤停患者,多在接受心肺复苏35分钟内恢复自主循环(图1)。

pediatrics:节拍器能否让胸外按压更带感

在对危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RP)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受:按压一会儿之后就会找不准按压的节奏了,这可能是因为疲劳了。近期有一项关于CRP的模拟研究。探究研究对象对小儿模型行CRP时,使用语音节拍器能否改善操作者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使其更合适更标准。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模仿、交叉、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包括儿科住院医师、同事、护士、医学生。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位研究对象均行两轮2min胸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附指南全文下载)

美国心脏协会(AHA)今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https://eccguidelines.heart.org),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

NEJM社论:心脏骤停时持续胸外按压OR间歇按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9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ROC)显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胸外按压相较间歇性胸外按压并没有给患者带来额外获益。在NEJM同期社论中,作者Rudolph W. Koster认为,若新近发表的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指南纳入这一研究结果,指南委员会或将保留之前因通气而进行间歇性胸外按压的推荐,并可能将这一推荐等级上升至IIa

医生凌晨出诊9分钟到现场,家属嫌慢将其打骨折

德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吴建强在1月3日凌晨出急诊中遭遇了家属的殴打,造成颈椎脱位、腰椎骨折,并伴有骨髓损伤。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急诊医生深夜出诊被患者家属殴打 病床上的吴建强脖子上戴着护颈,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出急诊居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好好的人出去,却带着伤回来。 据记录,120指挥中心接到电话时间是1月3日0点57分,1点就通知了德阳市医院急诊科。 1月3

一个假人放在宝宝面前,结果她的举动让世界吃惊!

面对假人,宝宝,居然这样做! 当你把训练心肺复苏(CPR)用的假人放在宝宝面前,她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因宝宝的妈妈为是一位急救讲师,所以常常会在宝宝面前示范给学员看。结果没想到当把假人放在宝宝面前时,宝宝会做出这样惊人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