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ndod:下颌**磨牙髓室底解剖标志与近中中根管流行性的关系:一项体内研究

2017-09-08 MedSci MedSci原创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影像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间(MM)根管的发生率和解剖变异情况,并评估近中根MM根管与髓室底解剖标志的关系。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影像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间(MM)根管的发生率和解剖变异情况,并评估近中根MM根管与髓室底解剖标志的关系。在这项横向体内研究中,共包含了210名患者下颌第一磨牙的210例CBCT扫描数据。CBCT影像在3个不同层面进行扫描,随后收集所得数据进行以下分析:鉴别MM根管、测量近颊(MB)和近舌(ML)根管口的距离、确定MB和ML根管口是否存在峡部以及MB和ML根管系统(RCS)的形态。使用Binary logistic回归评估作为独立变量的髓室底解剖特征对结果变量(存在MM根管)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全部MM根管的发生率为14.7%。在MB和ML RCS形态中存在峡部的下颌第一磨牙更可能出现MM根管的概率几乎是不存在峡部的5倍(P < .05, 比值比 [OR] = 4.9)。MB-ML根管口间的距离与MM根管的存在成反比(P < .05, OR = 0.73)。CBCT扫描显示,年龄在42岁以下的患者更可能存在MM根管的几率是42岁以上的4倍(P < .05, OR = 3.9)。结论:建议的髓室底解剖标志可能是诊断M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