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教授:淋巴瘤治疗呈“井喷式”进展,CAR-T治疗引领风骚

2018-07-05 佚名 肿瘤资讯

毫不夸张,最近的五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淋巴瘤年”,已有17种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淋巴瘤的治疗,其中包括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双单抗、CAR-T细胞疗法以及PD-1抑制剂等。除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包括PD-1/PD-L1抑制剂、CAR-T)在淋巴瘤的治疗进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毫不夸张,最近的五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淋巴瘤年”,已有17种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淋巴瘤的治疗,其中包括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双单抗、CAR-T细胞疗法以及PD-1抑制剂等。除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包括PD-1/PD-L1抑制剂、CAR-T)在淋巴瘤的治疗进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过去,CAR-T疗法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然而,由于淋巴瘤发病率高,在所有血液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占第6-8位,明显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此淋巴瘤也成为CAR-T治疗的重点研究领域,尤其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CAR-T治疗进展方面,我国的周剑峰教授团队应用Double CAR-T(双靶点联合CAR-T)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其总体有效率(ORR)达100%,这是一项极其出色的成就。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采用CAR-NK治疗B细胞淋巴肿瘤,获得了更加强劲的疗效,1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有9例获得了完全缓解(CR),并且缓解持续时间(DOR)明显延长,副作用小于CAR-T疗法。

CAR-NK是一类超级CAR-T,即在CD19基础上联合白介素-15(IL-15)进而诱导淋巴网内的T细胞、树突细胞以及NK细胞的激活,以NK细胞替代了T细胞进而形成CAR-NK,更有利于肿瘤细胞的杀伤,其肿瘤杀伤作用可达到普通CAR-T的十倍,甚至百倍。目前,CAR-NK主要集中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以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尤其对于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通过CAR-NK的免疫治疗,复发性DLBCL患者可获得再次缓解,之后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及预后显着改善。这种方案为R/R-DLBCL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总之,CAR-NK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杀伤DLBCL等肿瘤细胞。在未来,CAR-NK治疗有望将这类恶性肿瘤转变为具有可控性的慢性疾病。

此外,作为淋巴瘤领域的另一种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在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R/R-HL)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前景,对R/R-HL患者的ORR高达86%。因此,PD-1/PD-L1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并联合单克隆抗体成为R/R-HL的治疗新希望,治愈率超过80%。

国内淋巴瘤进展迅速,但与国际仍存在差距

近年来,随着抗淋巴瘤联盟的建立,中国淋巴瘤治疗进展非常显着。目前,淋巴瘤亚专科床位、淋巴瘤专科医生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国内淋巴瘤顶级专家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但客观而言,我国淋巴瘤治疗水平与国际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国内缺乏自主研发的新药,绝大部分新药为国外引进的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一般较国外晚五到十年,从而治疗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但令人欣慰的是,从去年开始,中国FDA(CFDA)加快了新药的审批速度,例如快速批准了芦可替尼(Ruxolitinib)、伊布替尼(Ibrutinib)以及PD-1抑制剂等。此外,CAR-T疗法在中国也正开展临床试验,获批可能性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CFDA及国家政府均强调应尽量缩短抗癌药物的审批周期,使其惠顾于中国患者,提高中国血液肿瘤的诊疗水平。另外,政府在新药的海关免税、谈判机制降价等方面不断致力,使更多新药更大程度地造福于中国患者。

此外,中国在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CAR-T)的研究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多不足,尚无法做到与国外一样将质量化、标准化、安全化及个体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工厂化流水线”。国内的研究单位及药企通常“一窝蜂式”凑热点,真正坚持下来的不多。

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免税计划及药企改革的实施,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淋巴瘤治疗水平定能缩小与国际的差距。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8-07-06 三生有幸9135

    学习一下

    0

相关资讯

右侧鼻腔淋巴结外NK/T细胞性淋巴瘤(鼻型)CT病例!

女性,鼻塞1年余,左侧进行性鼻、面部肿胀2月,反复发热10日。

Blood:RhoA G17V突变可促进形成具有滤泡辅助T细胞特性的T细胞淋巴瘤

中心点:CD4+细胞表达RhoA G17V可导致细胞性和体液性自身免疫。表达RhoA G17V突变加上丧失Tet2表达,可诱导产生具有AITL特性的T细胞淋巴瘤。摘要:具有滤泡辅助T(TFH)细胞特性的血管免疫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和其他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预后极差。这些淋巴瘤通常表现为癌旁自身免疫和淋巴细胞减少。60%的TFH样淋巴瘤患者携带RhoA G17V突变,但该突变在

Ann Rheum Dis:小唾液腺miR200b-5p水平低可预测干燥综合征患者淋巴瘤的发生

由于miR200b-5p表达在淋巴瘤临床发病前数年就已经受损,MSGs中的miR200b-5p水平代表了进展为SS相关性NHL的一种新的预测性和可能致病机制相关性因子。

NEJM:扎心了!治疗骨髓纤维化的JAK2抑制剂竟会导致淋巴瘤!

作为一种恶性血液肿瘤,骨髓纤维化的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5.7年,高危患者生存期仅为2.3年。针对骨髓纤维化没有十分有效的控制办法,只能用传统的药物来控制疾病进程或减轻症状。

这例中枢神经淋巴瘤不典型,怎么办?

头颅MRI示颅内病灶较前扩大,为进一步诊治,来院门诊,拟“颅内多发病变性质待查”收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