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Rheumatol: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泼尼龙累积剂量与疾病活动性、损害和死亡率的关系

2024-01-12 从医路漫漫 MedSci原创

本研究探讨甲泼尼龙累积静脉注射剂量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损害及死亡率的关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管理通常具有挑战性,旨在控制疾病活动,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并尽量减少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器官损害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这是由于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引起的。两者对患者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SLE累积损害的评估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结果,皮质类固醇是SLE治疗的主要手段,传统上用于诱导疾病缓解,要么单独使用,要么更常见的是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其给药途径和剂量计划取决于器官受累的严重程度和分布,这种治疗通常可以达到疾病缓解。但太多次都是以很大程度的破坏为代价的。

静脉注射甲泼尼龙(IVMP)作为具有器官和危及生命表现的SLE患者免疫抑制的一种快速方法,其确切作用仍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最佳剂量、时间和这种治疗的情况。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一组埃及SLE患者中研究IVMP累积剂量与疾病活动性、损害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损害可能开始的累积剂量。

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多中心COMOSLE研究的事后分析。甲泼尼龙累积剂量从COMOSLE数据库中提取。将累积剂量≤3.0 g(中位剂量)的患者与累积剂量> 3.0 g的患者在人口学数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系统性狼疮国际合作诊所/ACR损伤指数(SLICC)评分以及接受的治疗方面进行比较。此外,在1.5、3、6和9 g甲泼尼龙累积剂量下,比较患者的SLICC评分和死亡风险。

表1  研究组人口统计、SLEDAI、SLICC评分、部分实验室数据及接受治疗情况

表2  甲泼尼龙累积剂量对SLICC的损伤指数

图1:甲基强的松龙累计剂量> 1.5 g和≤1.5 g患者的生存分析

图2:甲基强的松龙累计剂量> 3g和≤3g患者的生存分析

图3:甲基强的松龙累计剂量> 6 g和≤6 g患者的生存分析

图4 :甲泼尼龙累积剂量> 9g和≤9g患者的生存分析

图5 甲泼尼龙累积脉冲剂量预测SLICC损伤的ROC曲线。最佳截断范围为2.75(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33.9%)和3.25(敏感性为48.3%,特异性为71.5%)。

结果甲泼尼龙治疗组患者发病年龄较轻,病程较长,末次访SLEDAI评分较高,SLICC评分较高(p = 003, p = 0.002, p = 0.004, p = < 0.001)。此外,甲泼尼龙累积剂量每增加1克,SLICC评分显著增加0.169 (B = 0.169, CI = 0.122 ~ 0.216, p值< 0.001),死亡风险增加13.5% (HR = 1.135, CI = 1.091 ~ 1.180, p值= 0.001)。甲泼尼龙可能发生损伤的最佳临界值在2.75(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33.9%)和3.25 g(敏感性为48.3%,特异性为71.5%)之间。

结论甲泼尼龙累积剂量每增加1 g,损伤和死亡率均可能增加,特别是超过2.75 ~ 3.25 g时。

文献来源:Sobhy N,  Ezzat Y,  Gamal SM,Cumulative pulse methylprednisolone and its relation to disease activity, damage and mortalit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COMOSLE-EGYPT study.Clin Rheumatol 2024 Jan 10; 

作者:从医路漫漫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Arthritis Rheumatol:非肾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贝利木单抗的严重感染风险较低

与常用口服免疫抑制剂相比,Belimumab与较低的严重感染风险相关。

Arch Bone Jt Surg: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骨密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确定低骨矿物质密度(BMD)和低骨矿物质含量(BMC)作为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并确定相关变量和患者特征,探讨BMD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Immun Inflamm Dis:胆红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世界性的高患病率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SLE的相关性。

Cureus: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异常与疾病活动指数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确定SLE患者中各种结构和功能心脏异常的患病率,并确定其与改良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改良SLEDAI-2K)的关系。

Front Immunol:EB病毒感染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和临床表现的潜在指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EB病毒(EBV)感染之间的关系已经提出了几十年,但EBV影响SLE发展的潜在机制仍有待阐明。

Front Med:伏立康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真菌感染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

伏立康唑主要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进行性和可能危及生命的感染。与伏立康唑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多种多样。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使用伏立康唑可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