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经典病例推荐——高血压病

2017-11-21 MedSci MedSci原创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目前高血压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一般以收缩压(mmHg)≥140、舒张压≥90(mmHg)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今年11月15日美国将高血压的标准下调为130/80(mmHg)。 病史: 患者为一67岁老年女性,平素体健,有高血压家族史,其他无殊。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目前高血压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一般以收缩压(mmHg)≥140、舒张压≥90(mmHg)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今年11月15日美国将高血压的标准下调为130/80(mmHg)。

病史:

患者为一67岁老年女性,平素体健,有高血压家族史,其他无殊。

20年前患者于査体时发现血压为160/100mmHg,此后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 “心痛定''等药物,血压波动于140~180/90-120mmHg。

患者平时偶有头晕、失眠.无劳力性心慌、气短,可从事日常活动而无明显不适。近一周来, 因停用降压药物,感头晕、头痛加重,且睡眠差,未测血压。

6小时前,患者于睡眠中突感气短、心慌而憋醒,伴咳嗽、出汗,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坐起后稍有缓解,遂来就诊。 近来无发热、咳嗽。饮食、二便正常。

查体:

患者坐位,神志清楚,情绪烦躁。出汗,口唇黏膜轻度发绀,两肺呼吸音粗,两肺中下野散布中小湿性啰音,偶闻及干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叩诊心浊音界不扩大、心律齐,第一心音不减弱,心尖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柔和, 不传导。主动脉第二心音亢进。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伴劳损。

胸部X线: 胸廓正常。心影不大,肺门成蝴蝶状,双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 可见斑片状阴影。可见 Kerley B线。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轻度扩大。左心室内径正常。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心射血分数(EF)为61%,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E/A<1)

血常规:白细胞WBC9.0X10^9/L, N中性粒细胞70%, 淋巴细胞L 25%。

大生化:BUN 18mmo1/L、Cr 1l5μmoi/L、CK-MB 17U CTnI、0.1ng/m1

简要解析:

这是一份典型的严重的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病例,且患者因为血压较高,而出现了心力衰竭的情况。注意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相鉴别噢。

更多点评分析,趣味的学习,详情尽在梅斯医生上,您可以在这里体验模拟诊疗


下载链接http://www.bioon.com/index_forword.asp?id=9369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11-24 wqkm

    ^_^^_^^_^^_^

    0

  2. 2017-11-22 jihuaijun1112

    学习学习学习

    0

  3. 2017-11-21 有备才能无患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目前高血压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一般以收缩压(mmHg)≥140.舒张压≥90(mmHg)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今年11月15日美国将高血压的标准下调为130/80(mmHg).

    0

相关资讯

吸血昆虫传播的可怕寄生虫病-中国曾经有53万人深受其害

在60年代以前,该病在我国流行十分猖獗。1951年的调查显示,当时我国的患者高达53万,1960年我国基本消灭了黑热病。但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病例说明了该病再次死灰复燃。

影像学表现多变的一种肺炎

该病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亚型,大多数特发性间质病变是不可治愈的,但是该病只要能确诊,正确地治疗,其预后是良好的。病史:患者为一72岁老年女性,前半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生低热,37.5℃左右,最高可达38.1℃,无时间规律性,伴干咳、胸闷,受凉后或受刺激后可加重,无咯血、盗汗、胸痛、呼吸困难。7月9日我院门诊X线胸片见双肺散在斑片状模糊影,部分呈条带状改变,提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先后给予头孢

病程隐匿、难以治愈的腹胀腹泻

该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见于早产儿,平均发病年龄11岁。患儿多有水肿与腹泻症状,伴有其他部位的淋巴回流障碍,临床表现为面部异常和精神发育迟滞时称作Hennekam综合征。病史:患者为一5岁6个月大的小男孩,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里其他亲人有类似症状出现。孩子是第一胎,顺产,产后母乳胃炎。1年前因双侧腹股沟斜疝行高位疝囊结扎术。患儿2岁多时无明显诱因下下出现腹部膨隆,病程中伴有反复腹泻,粪便为黄色泡

经典病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肾炎

该病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累及多脏器的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中青年女性。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病史:患者为一40岁女性,平素体健,1个月前在家中无明显诱因发现双眼睑浮肿,发热、体温波动于“37.8℃~38

呼吸科经典病例——肺放线菌病

放线菌常寄生于人体口腔黏膜、牙龈、扁桃体、结肠等处,平时相安无事,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通过口腔分泌物入侵呼吸道,从而导致肺部实质病变。放线菌病因发病率低,故易被误诊,需注意。病史:患者为一55岁女性,47岁时曾行右肺中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结核,术后三联抗结核治疗3个月,有2型糖尿病史4年长期服药治疗,具体不详。 者6年前开始无诱因间断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偶有低热

发病率更高的骨肿瘤样病损

该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病变,以骨小梁被纤维组织逐渐取代为特点的自限性良性骨疾病。男女之比为1.1∶1。发病多在10岁左右,但就诊常在青年期,合并内分泌紊乱者3~4岁发病,甚至在初生后即有症状。 病史: 患者为一24岁年轻女性,平素体健,否认其他病史、手术史或过敏史。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在家中出现右侧胸背部钝痛,上肢活动牵拉时加重,无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无午后低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