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抗疟药有望成为胶质瘤的新克星

2017-01-20 MedSci MedSci原创

“当我21岁时,他们在我的大脑中发现了一个肿块,我很快进行了切除手术,但是切片结果显示这是阳性的,”现年26岁的Lisa Rosendahl说,她患上了转移性胶质母细胞瘤,这是大脑很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预后很差。为了治疗这一疾病,Lisa尝试了很多种方法,癌症出现了化疗抗性,她的医生对她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然而在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Lisa尝试了一种新的药物组合,这稳定住了她的病情,并提

“当我21岁时,他们在我的大脑中发现了一个肿块,我很快进行了切除手术,但是切片结果显示这是阳性的,”现年26岁的Lisa Rosendahl说,她患上了转移性胶质母细胞瘤,这是大脑很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预后很差。为了治疗这一疾病,Lisa尝试了很多种方法,癌症出现了化疗抗性,她的医生对她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然而在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Lisa尝试了一种新的药物组合,这稳定住了她的病情,并提高了生活治疗和时间。科学家们和临床医师利用一种古老的对抗疟疾的药物:氯喹(chloroquine)进行治疗,阻止了癌细胞,重新敏化了她的癌症治疗。除了Lisa之外,还有另外两位脑癌患者使用了这一组合治疗,获得了类似的显著疗效。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17日的eLife杂志上,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科罗拉多儿童医院肿瘤专家的Jean Mulcahy-Levy,他们实验室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细胞自噬,这是一种细胞再循环的过程,被称为自噬体(autophagosomes)的细胞器包裹住多余或者危险的物质,并将其运输到细胞的溶酶体中进行处理。201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就颁给了这一领域的著名科学家Yosh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7-02-26 clmlylxy
  2. 2017-08-31 膀胱癌
  3. 2017-02-18 虈亣靌

    好东西大家一起学!

    0

  4. 2017-01-23 stomach

    科学不断在进步。

    0

相关资讯

上海仁济医院CAR-T细胞治疗脑胶质瘤,肿瘤缩小超过50%

CAR-T作为目前国际上最为热门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吸引了来自医学行业的众多机构探索和尝试。此前,《301医院发布CAR-T疗法I期临床数据》,《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开展首例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近日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官网消息,该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李宗海和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邱永明联合领衔的科研团队,第二例采用CAR-T细胞输注疗法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疗效显著,目

影像近似脑膜瘤的胶质瘤

患者头痛10年、行走不稳1年,影像近似天幕脑膜瘤。屈延副主任采用小脑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后发现它竟是天幕下小脑胶质瘤!!

PLoS Genet:GWAS分析找到狗狗体内的恶性脑瘤风险基因

                                                        &nb

免疫标记体系助力胶质瘤精准医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吴安华教授课题组通过大样本检测描绘胶质瘤免疫状态,建立免疫标记体系准确预测病人生存,从免疫角度为胶质瘤精准医疗提供新的思路。2016年5月,美国神经病学学会会刊Neurology杂志将此研究评选为焦点项目,以新闻发布形式刊登相应论文及社论。著名医学媒体“Medscape”和“Bioscience Technology”对此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   

2016成人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指南发布

成人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制定本指南的目的是建立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的低级别胶质瘤规范化手术治疗方案。根据近年来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完善。本指南包含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以及相关推荐级别,作为较具权威性和指导意义的技术指南。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及更好地开展手术工作,本指南中证据质量和推荐力度参照了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认定的循证医

cell stem cell:染色质重塑调控着胶质母细胞瘤的耐药性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为常见的侵袭性脑肿瘤之一,也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目前,使用常规方法治疗GBM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许多研究显示,胶质瘤干细胞(GSC)及其所处的免疫微环境的抑制状态是胶质母细胞瘤难以治疗的根源。因此,了解调控GSC增殖及耐药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找到新的途径。 近期,《cell stem cell》杂志上的相关研究表明当受到靶向激酶抑制剂作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