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 Ther:基因编辑首次去除活体内HIV病毒,离临床又近了一步

2016-05-20 MedSci MedSci原创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HIV的治疗和预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HIV携带者的寿命大大延长,新HIV感染者已经从2002年的三百三十万减少到了2012年的两百三十万。但人们仍未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疫苗。HIV-1是引起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Temple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HIV的治疗和预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HIV携带者的寿命大大延长,新HIV感染者已经从2002年的三百三十万减少到了2012年的两百三十万。但人们仍未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疫苗。

HIV-1是引起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Temple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从活体动物基因组中切除了HIV-1 DNA。这一突破性研究发表在Gene Therapy杂志上,是通过基因编辑治疗HIV的关键一步。

细菌一直在与病毒或入侵核酸进行斗争,为此它们演化出了多种防御机制,CRISPR/Cas9适应性免疫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9的组合,可以在引导RNA的指引下,靶标并切割入侵者的遗传物质。2012年研究者们利用这一特点,将CRISPR系统发展成了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该系统使用简单而且扩展性强,很快便成为了生物学领域的香饽饽。

“我们在这项研究中展示,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能够有效进入两种小型动物模型的多种器官,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切除大片段病毒DNA,”领导这项研究的Kamel Khalili教授解释道。

目前的HIV疗法主要是使用一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虽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HIV复制,但却无法将HIV-1清除出受到感染的细胞。如果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断,HIV就会重新复制让患者发展成艾滋病。因为这种病毒的DNA能够藏身在记忆性CD4+ T细胞组成的“蓄水池”中,不受治疗药物的影响。

Dr. Khalili及其同事此前已经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清除了HIV-1。现在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技术清除转基因大鼠和小鼠体内的HIV-1。研究人员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将CRISPR/Cas-9送入大鼠和小鼠血液,在两周后收集这些动物的组织进行DNA分析。他们发现,基因编辑技术在各种组织中成功切除了HIV-1 DNA片段,包括大脑、心脏、肾脏、肝脏、肺部、脾脏和血细胞。病毒RNA分析显示,这一策略大大减少了循环淋巴细胞和淋巴结的HIV-1 RNA水平,说明切除病毒基因组显著影响了HIV-1的基因表达。

原始出处:

Kaminski R, Bella R, Yin C, Otte J, Ferrante P, Gendelman HE, Li H, Booze R, Gordon J, Hu W,Khalili K. Excision of HIV-1 DNA by gene editing: a proof-of-concept in vivo study. Gene Ther. 2016 May 19. doi: 10.1038/gt.2016.41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04-30 cy0324
  2. 2016-05-21 lovetcm

    临门一脚,快成功了

    0

相关资讯

Nat Biotechnol: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比Cas9/sgRNA更优的基因编辑系统

韩春雨(中)及其合作者沈啸(左)、高峰(右)。本人供图。 2016年5月10日/生物谷BIOON/--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

不容错过!韩春雨老师Nat Biotechnol论文完整解析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韩春雨(中)及其合作者沈啸(左)、高峰(右)。本人供图。 在CRISPR/Cas9系统

科研人员在成果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韩春雨与John van der Oost

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6月3日实验论文改投到《自然生物技术》,大概2016年2月文章被接收。2015年12月21日CN201510971234.5中国浙江大学  同样是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同样成果都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但是

基因编辑CRISPR牛文扎堆,离临床还有多远?

基因编辑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经典的CRISPR/Cas9系统不仅已经应用到研究领域的多个方向,也有一批基于该技术的商业化公司应运而生。 正如Science文章中所提到的,CRISPR技术真正应用到治愈疾病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障碍和限制性需要克服。目前,全球各国的科学家们也正积极地致力于对CRISPR系统的改进和发现研究。此前,除了CRISPR/Cas

生物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更加快速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开发

在科学家们加速研究治疗诸如寨卡病毒新型疗法的同时,近日,来自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了一种高准确率及高效的DNA筛选系统;为了开发出抵御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研究者们就需要知晓病毒感染健康细胞的机制,而这些潜在的机制或许就是开发新型药物的靶点。为了确定病毒感染的机制或靶点,科学家们就需要对

干细胞研究新指南发布:旨在减轻伦理压力

在多个领域出现戏剧性进展,特别是操控人类胚胎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之后,代表干细胞科学家的一个国际学会日前更新了其研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