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CI;建议对三阴性乳腺癌进行多基因遗传肿瘤panel检测

2018-08-12 肿瘤咨询编辑部 肿瘤资讯

采用遗传肿瘤基因panel检测胚系突变可以发现乳腺癌的高风险人群。然而,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发表风险相关的基因目前尚未明确,除BRCA1突变外,尚未确立其他的易感基因。近日,发布在JNCI的一项研究旨在确定与TNBC高风险相关的基因检测panel。

采用遗传肿瘤基因panel检测胚系突变可以发现乳腺癌的高风险人群。然而,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发表风险相关的基因目前尚未明确,除BRCA1突变外,尚未确立其他的易感基因。近日,发布在JNCI的一项研究旨在确定与TNBC高风险相关的基因检测panel。

背景

TNBC是一类侵袭性较强的乳腺癌,在高加索人群中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5%;在非裔美国人中,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35%。TNBC诊断时更高比例患者为晚期疾病,肿瘤分级高,相比于其他类型乳腺癌,复发风险更高,5年生存率更差。目前对于TNBC患者进行遗传肿瘤panel检测非常常见,因为在TNBC患者中,BRCA1/2突变绿较高,且5%的患者可能携带非BRCA1/2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NCCN指南推荐满足遗传学乳腺癌和卵巢癌检测标本的患者以及年龄60岁或以下的TNBC患者进行BRCA1/2检测。然而,针对其他与TNBC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检测,目前尚无明确推荐。因此,明确与TNBC发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可以帮助我们确立对于TNBC患者应该检测的基因,也有助于对这类高风险或已经发病人群进行更好的管理。本研究对两个TNBC队列患者进行胚系基因检测,并预估21个易感基因致病性变异与TNB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按入10901例TNBC患者,其中8753例来自临床检测实验室中参加临床胚系肿瘤panel检测的患者。另外2148例患者来自既往一项关于TNBC联盟(TNBCC)进行的一个17个基因panel检测的患者。临床检测队列中进行了下面21个基因的胚系突变检测,包括BRCA1, BRCA2, PALB2, BARD1, BRIP1, NF1, MSH2, MSH6, PMS2, CDKN2A, RAD51C, RAD51D, RAD50, NBN, MRE11A, ATM, CHEK2, TP53, PTEN, STK11和CDH1。TNBCC的患者进行了下列17个易感基因的检测,包括BRCA1, BRCA2, PALB2, BARD1, BRIP1, RAD51C, RAD51D, RAD50, NBN, MRE11A, XRCC2, ATM, CHEK2, TP53, PTEN, STK11和CDH1。

结果

入组患者的特征

临床队列中的8753例患者,5498例(62.8%)为高加索人群,1271(14.5%)为非裔美国人。TNBCC队列中,2095例(97.5%)为高加索人群。两个队列中患者诊断为乳腺癌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9.8和50.8岁,分别为51.9%和21.9%的患者自诉有一级或二级亲属罹患乳腺癌,见下表1.

表1. 研究入组患者的特征



采用panel检测发现的致病性变异

在临床队列中, 21个基因中检测到的致病性变异的发生率,在任意种族患者中为14.4%(BRCA1/2 8.4%,非BRCA 6.0%);在高加索人群中为14.0%(BRCA1/2 7.8%,非BRCA 6.2%);在非裔美国人为14.6%(BRCA1/2 9.0%,非BRCA 5.6%)。在2148例TNBCC队列患者中,17个基因中致病性变异的发生率为14.5%(BRCA1/2 10.4%,非BRCA 4.0%)。两个队列患者中,非BRCA1/2相关的变异,最常见的PALB2(1.0-1.6%)和BARD1(0.5-0.7%),见下表2.

表2. 所有种族人群中,TNBC患者基因变异发生率



致病性变异和TNBC的关系

研究对比了两个TNBC队列和ExAC NFE non-TCGA参照组患者,结果显示BRCA1致病性变异与更高的TNBC发病风险相关,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见表3. 与之相似,BRCA2的致病性变异也有更高的TNBC乳腺癌风险相关,在临床队列和TNBCC队列中均得到验证,OR分别为5.42和6.33,见下表3. 此外,PALB2,BARD1和RAD51D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均与临床队列中TNBC更高的发病风险相关,OR分别为14.41,5.92和6.97,见表3. BRIP1和RAD51C基因的致病性变异,既往已经被排除为TNBC易感基因,与TNBC发病风险中等相关,OR>2.

表3. 高加索人群中与遗传学肿瘤基因panel突变相关的TNBC风险



此外,相比于非TNBC患者,BRCA1,RAD51C和RAD51D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在TNBC乳腺癌中发生率高出3倍,这就提示这些基因是主要的TNBC易感基因,见下表4. 此外,PALB2和BRCA2变异也在TNBC中观察到显著更高的富集。

表4. 高加索人群中相比于非TNBC患者,TNBC的突变富集基因



非裔美国人中TNBC的致病性变异

TNBC的致病性变异在1271例非裔美国人中的发生率为12.7%,包括3.7%的非BRCA基因变异。非裔美国TNBC和高加索TNBC致病性变异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一项探索性的病例对照分析显示,临床队列中的非裔美国TNBC患者相比于gnomAD-AFR参照组,BRCA1,BRCA2,BARD1和PALB2基因的致病性变异与高或中等的TNBC发病风险相关。

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和家族史分析致病性变异发生率

TNBC的临床队列和TNBCC队列中,中等风险和高风险TNBC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发生率分别为12.0%和13.2%。不同发病年龄组和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亲属数目不同,致病性变异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 例如诊断年龄为60岁以上,且无家族史的TNBC患者,致病性变异发生率为5%;而诊断年龄为35岁以下,且有家族史的TNBC患者,致病性变异发生率高达35.3%,见表5. 其中BRCA1突变在早发TNBC患者中突变率较高,而其他TNBC基因在迟发性TNBC中变异率较高。

表5. 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和家族史分析致病性变异发生率



乳腺癌和TNBC的绝对风险估计

当联合分析临床队列中高加索人TNBC的OR和SEER数据库中年龄调整的亚组特异性发生率,BRCA1和PALB2 致病性变异分别与引发18%和10%的一生罹患TNBC风险,BARD1,BRCA2和RAD51D变异相关的TNBC发病风险分别为7%,6%和5%,见下图1.



图1. 预估的乳腺癌和TNBC绝对发病风险

结论和讨论

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了一些TNBC的易感基因,与更高的TNBC发病风险和总体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关。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所有的TNBC患者应该接受多基因panel检测,无论其发病年龄和有无癌症家族史。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评估癌症发病风险,另外也为潜在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原始出处:
Hermela Shimelis, et al.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Risk Genes Identified by Multigene Hereditary Cancer Panel Testing . 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ug 2018.

作者:肿瘤咨询编辑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8-08-16 kafei

    学习学习谢谢

    0

相关资讯

NCCN临床实践指南:遗传/家族高风险评估-乳腺癌和卵巢癌(2019.V2)

2018年8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遗传/家族高风险评估-乳腺癌和卵巢癌指南2019年第2版。指南主要内容包括: 指南更新摘要 乳腺癌和/或宫颈癌的遗传学评估 BRCA相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综合征 BRCA突变阳性的管理 成人李法美尼症候群的管理 Cowden综合征/错构瘤肿瘤综合症的管理 多基因检测

乳腺癌早筛应该“因地制宜”!

据2018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20岁以后随年龄迅速上升,并于55~60岁左右达到高峰,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概率为10%,北京做的一项研究发现,仅有5.2%新发乳腺癌病例是通过定期乳房X线筛查发现的,而82.1%的女性发现患乳腺癌时已经有明显的症状了。而目前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90%以上,随着乳腺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实现临床治愈的患

lancet oncol:阿帕替尼联合依托泊苷用于铂类耐受性/难治性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抗血管生成疗法与化疗相结合,可提高铂类耐药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VEGF受体2。现有研究人员对阿帕替尼与口服依托泊苷联合用于铂类耐药性或难治性的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人员开展一前瞻性的单臂的2期试验,在中国中山大学癌症中心招募18-70岁的铂类耐药性或难治性的门诊卵巢癌患者。予以阿帕替尼(起始剂量500mg 1/日,连续用药)、依托泊

Int J Cancer:哈佛科学家每天吃大量十字花科蔬菜与患乳腺癌风险降低11% 有关

最近,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特定果蔬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每天多吃蔬果的女性比少吃蔬果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了8.5%。其中,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及黄色(橙色)蔬菜,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11%相关。

Brit J Cancer:乳腺癌患者内乳链照射和蒽环类化疗后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由此可见,接受基于蒽环类化疗和接受大量平均心脏剂量暴露IMC照射的女性大大增加了几种CVD的发生率,筛查可能适合某些BC患者群体。

施一公、颜宁课题组发表“结构生物学”全新成果、乳腺癌细胞早在胎儿细胞期就已“埋下伏笔”、Nature子刊颁布CAR-T疗法指南……| BioWeek一周事

两篇Science!施一公、颜宁课题组发表“结构生物学”最新成果;震惊!乳腺癌细胞早在胎儿细胞期就已“埋下伏笔”;为改善心脏健康,Nature子刊:给肠道菌“下药”;辨色识癌!MIT这种新技术可有效预测化疗药效果;Nature子刊颁布CAR-T疗法指南,关联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重磅!两篇Nature共同揭示:新型肺细胞…………更多资讯,请跟随小编一起回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