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Gastroenterology:存在腹水的肝硬化患者使用利尿剂对肌肉痉挛的影响

2020-06-2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据报道,存在腹水的肝硬化患者使用利尿剂与肌肉痉挛有关。但是,临床证据有限。这项研究旨在确定肌肉痉挛是否是利尿药引起的并发症,以及腹水是否与肌肉痉挛有关。

背景:

据报道,存在腹水的肝硬化患者使用利尿剂与肌肉痉挛有关。但是,临床证据有限。这项研究旨在确定肌肉痉挛是否是利尿药引起的并发症,以及腹水是否与肌肉痉挛有关。

方法:

研究人员收集了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日本10家医院的1064名成人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有关肌肉痉挛的问卷调查。同时,研究人员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分析细胞外水(ECW)的比例。进行逻辑回归分析以分析利尿剂给药和ECW比率对肌肉痉挛的影响。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与未使用利尿剂的患者相比,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比例更高,频率更高,疼痛更严重,抽筋时间更长。在多变量分析中,利尿剂的使用和ECW比值≥0.4与肌肉痉挛的存在,频率,强度或持续时间没有显着相关。但是,对于处于Child–Pugh B或C的患者,利尿剂的使用与肌肉痉挛的频率显着相关。

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在肝硬化患者中,肌肉抽筋不是利尿剂使用的并发症。但是,在仅限于Child–Pugh B或C的人群中,利尿剂使用是影响抽筋发生频率的因素。

原始出处:

Yasuhiko Sawada. et al. The effects of diuretic use and the presence of ascites on muscle cramp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 nationwide study.J Gastroenterology.2020.

本文由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2年公布了《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随着肝硬化腹水中医研究的进展,有必要对该诊疗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满足临床诊治和科研的需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牵头成立了《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肝硬化腹水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J Gastroenterol Hepatol:血清胱抑素C是肝硬化腹水患者死亡风险的良好预测指标

血清胱抑素C是死亡和HRS-1发展的独立预测因素。胱抑素C而非血清肌酐在评估肝硬化腹水患者状态和疾病进展发面可能更有帮助。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解读

本文对《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中腹水的诊断与评估,利尿药物的应用,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治,肝肾综合征的诊治等方面的推荐要点予以解读,以期医生能更好理解并合理应用于临床。

2018 中国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管理指南-英文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肝病、消化、感染、药学和统计等领域的专家编写了本指南。本指南不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腹水诊治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可以指南为参考,充分了解病情,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Clin Gastroenterology H: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促炎介质水平与3个月死亡率相关

严重感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本项研究旨在探究住院三个月内先天性免疫反应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死亡之间的关系。

J Gastroenterology: 碱性磷酸酶变异性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结局关系

血清碱性磷酸酶(SAP)的长期波动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人群的预后有何关联,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