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C: 非梗阻性与梗阻性冠心病的ACS患者远期死亡相似

2013-05-06 晓静 译 医学论坛网

  意大利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合并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持续存在长期复发缺血事件的高风险。论文于4月2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 J Cardiol)。   研究旨在评估ACS合并非梗阻性CAD或梗阻性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病率、长期转归和口服抗血小板治疗药的依从性。以血管造影显示任何主要心外膜动脉血管

  意大利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合并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持续存在长期复发缺血事件的高风险。论文于4月2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 J Cardiol)。

  研究旨在评估ACS合并非梗阻性CAD或梗阻性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病率、长期转归和口服抗血小板治疗药的依从性。以血管造影显示任何主要心外膜动脉血管直径狭窄<50%定义为非梗阻性CAD。

  研究共纳入2438例行冠脉血管造影连续患者,318例(13%)为非梗阻性CAD。这些患者被进一步分为冠状动脉正常(血管造影显示无血管狭窄)和轻度CAD(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狭窄0—50%)两组。在318例非梗阻性CAD患者中,冠脉正常和轻度CAD患者分别为160和158例。记录患者的严重心脏事件、死亡、心肌梗死、ACS所致住院和非致命性卒中,并与已行PCI的ACS合并梗阻性CAD患者的病例对照组作对比。

  结果显示,梗阻性CAD比非梗阻性CAD患者在26 ± 16月间因心肌梗死导致的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5.3% 对0% ,P= 0.001)。但死亡率、ACS所致住院和卒中发生率两组间相似。对基线特点校正后,严重心脏事件发生风险无差异。仅50%的非梗阻性CAD患者被进行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原始出处:

Rossini R, Capodanno D, Lettieri C, Musumeci G, Limbruno U, Molfese M, Spatari V, Calabria P, Romano M, Tarantini G, Gavazzi A, Angiolillo DJ.Long-Term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 J Cardiol. 2013 Apr 18. doi:pii: S0002-9149(13)00802-3.


    

作者:晓静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m J Cardiol:脂蛋白亚组分评估有助预测冠脉钙化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心血管中等风险的患者中,脂蛋白亚组分评估可为预测冠脉钙化提供传统危险因素之外的附加信息。论文于2012年11月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 J Cardiol)。   此项研究共序贯性纳入410心血管中等风险患者。受试者平均年龄57岁,女性占29%,并且均接受冠脉钙化(钙化评分)CT评估。利用经验证的超速离心法对洗脱脂蛋白亚组分(低、

Heart:多种策略确定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英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伴有腱黄色瘤(TX)的确定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应行基因分型。在可疑性FH患者中,冠心病病史或粥样斑块影像学证据是确认可能伴有单基因FH患者的最佳方法。论文于2012年12月4日在线发表于《心脏》(Heart)杂志。   此项研究共纳入204例年龄为(55±14)岁的患者,其中36%伴有TX,21%伴有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6.20±2

JACC:冠脉搭桥术后药物二级预防少于PCI

  美国一项比较行冠脉搭桥术(CABG)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循证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的研究显示,血运重建术后第一年,行CABG的患者进行循证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者似乎更少。该研究2012年12月1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冠脉血运重建后心脏保护药物的使用情况相对不佳,且在各个研究中并不一致。研究者对一个大型综合医疗服务系统中因新发冠

Diabetes Care:二甲双胍能改善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预后(SPREAD-DIMCAD研究

  12月10日,3项中国研究同时亮相《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让我们在品味研究结果的同时不禁为中国研究者喝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牵头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降低。中位随访5年时,91例发生103次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冠脉血运重建)。意向治疗分析显示,与格列吡嗪相比,二甲双胍

Int J Cardiol:Lp-PLA2水平与冠心病和其他冠脉疾病显著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泌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炎症标志物。血浆Lp-PLA2水平可预测缺血性疾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未来心血管事件,且独立于传统心血管风险因子。但Lp-PLA2水平与心脏疾病和治疗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与冠状动脉疾病(CAD)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造影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晰,对此,巴黎第十三大学心脏学系的Charniot及其同事进行了研究,发现Lp-PLA2水平与冠心

Heart:冠脉疾病所致心源性猝死前常见心脏症状

  丹麦一项研究表明,超过60%的心源性猝死年轻患者在死亡前出现心绞痛,并且有近半数冠脉疾病致死患者在死亡前1年内寻求医疗救助。论文于4月10日在线发表于《心脏》(Heart)。   此项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314例经尸检证实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其中13%(40例)因冠脉疾病死亡。以1:2的比例为冠脉疾病死亡患者建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人群。对照者随机采样于1497例意外事故死亡者。通过患者登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