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左心耳封堵术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明显影响!

2018-01-12 MedSci MedSci原创

左心耳封堵(包括心外膜封堵装置和心内膜封堵装置)对患者全身稳态的影响尚属未知。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左心耳封堵对患者神经体液的影响,主要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本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了77名行左心耳封堵术(包括38名心外膜和39名心内膜封堵装置)的患者,并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和术后3个月的关键激素水平包括肾上腺素能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代

左心耳封堵(包括心外膜封堵装置和心内膜封堵装置)对患者全身稳态的影响尚属未知。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左心耳封堵对患者神经体液的影响,主要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本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了77名行左心耳封堵术(包括38名心外膜和39名心内膜封堵装置)的患者,并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和术后3个月的关键激素水平包括肾上腺素能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代谢系统(脂联素、胰岛素、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酯和甘油)和尿钠排泄进行了检测。在心内膜装置组,与基线水平相比,患者术后24h和3个月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醛固酮水平明显降低(p < 0.05),但在术后即刻没有明显差异。在心外膜装置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脂联素和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而游离脂肪酸明显降低,N-末端A型钠尿肽和B型钠尿肽在心外膜装置植入后即刻有明显降低,但术后3个月即恢复正常水平。此外,收缩压在心外膜装置植入后有所下降,而在心内膜装置植入后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左心耳封堵后(包括心内膜和心外膜装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均有较明显的变化。原始出处:Dhanu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代出现心血管代谢异常的风险更高!

目前,对于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子代成年后的心血管代谢健康状况尚属未知。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估HDP患者子代成年后视网膜微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变化。本研究纳入了1006名孕期≥37周出生的子代,并在其成年期对视网膜微血管和心脏结构进行评估,评估时的平均年龄为40岁(34-49岁)。结果发现,与正常妊娠的子代相比,妊娠期高血压子代的收缩压更高(β=4.68, P<0.001),体重指数更高(β=1

JAHA:国内学者揭示PM2.5引起高血压的新机制

流行病调查显示,空气污染与高血压的发生相关联,但是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细颗粒物(PM2.5)能导致高血压和损伤肾脏对钠的排泄,这可能是由于较低的D1受体的表达和更高的D1受体的磷酸化,伴随着较高的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4(GRK4)的表达。D1受体表达和功能的下调可能是由于肾脏近曲小管细胞暴露于PM2.5后导致GRK4的表达升高。由于活性氧在D1受体功能紊乱及其与大气污染之间起到

Diabetes Care: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事件与心血管结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这些结果表明心血管事件发生后SHEs风险更大,以及SHEs发生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JCEM: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住院和再住院风险评分!

由此可见,该研究已经开发并通过外部验证了两个新的预测心血管疾病住院和再住院风险的预测模型。它们是基于在许多发达国家初级保健机构中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的少量临床测量结果,并且其可以作为筛查心血管疾病住院和再住院高风险人群的工具。

临床心得:初判胸痛原因 这样做才准

对于心血管科医生来说,胸痛患者是最大的一个症候群,而胸痛的鉴别诊断几乎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但是,胸痛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真正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并不常见,甚至有些看似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中隐藏着陷阱,对临床医师的判断造成干扰。

JACC:△CHA2DS2-VASc能更好地预测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风险

目前,评估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主要是通过CHA2DS2-VASc评分系统,而结局预后则是在随访一定时间后进行评估。然而这种评分系统有一个弊端,即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在随访期间可能会发生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利用新型的△CHA2DS2-VASc评分系统来反映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卒中风险发生的变化。本研究纳入了31039名没有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房颤患者,并且除了年龄和性别外无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