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ediatr:万古霉素联合一种药竟会增加住院儿童AKI风险!

2018-01-19 MedSci MedSci原创

发表在《JAMA Pediatr》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考察了住院儿童使用万古霉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治疗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

发表在《JAMA Pediatr》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考察了住院儿童使用万古霉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治疗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

重要性:β~内酰胺抗菌药常与静脉输注(IV)万古霉素盐酸盐经验性地联用治疗严重感染儿童。对于成人,同万古霉素联合1种其他的β~内酰胺抗菌药相比,IV万古霉素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较高的急性肾损伤AKI风险相关。但是,很少有研究评估儿童患者中这种联用的安全性。

目的:评估住院第1周内万古霉素和1种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联合治疗期间儿童AKI的风险。

设计、环境和受试者: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是针对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间在6家大型儿童医院任1家住院≥3天并接受IV万古霉素+1种其他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联合疗法的儿童。本研究使用儿童健康信息系统数据库,包括美国6家儿童医院的管理和实验室数据。排除住院0~2日时具有潜在肾病或异常血清肌酐水平的患者。纳入通过急诊部住院的年龄为6个月至18岁的患者。收集2015年7月~2016年3月的数据。数据分析开展于2016年4月~2017年7月。(由于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是迭代的,无法获得确切日期)。

主要结局和测试:首要结局是住院3~7日和接受联合疗法2日内出现AKI。采用KDIGO标准和住院0~2日到住院3~7日间血清肌酐水平变化定义AKI。采用离散时间模型开展多变量逻辑回归,检测AKI和接受IV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万古霉素+1种其他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抗菌药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1915名接受联合治疗的住院儿童。其中,866名(45.2%)是女性,1049名(54.8%)是男性,1049名(54.8%)是白种人,中位(四分位差)年龄是56(2.1~12.7)岁。在接受IV万古霉素+1种其他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抗菌药的队列中,157名患者(8.2%)发生抗菌药相关AKI。在1009名患者中,117名(11.7%)接受IV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疗法。校正年龄、重症监护室护理水平、接受其他肾毒性药物接受和住院后,同万古霉素联合1种其他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抗菌药相比,IV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疗法与较高的AKI几率相关(调整后比值比OR,3.40;95%[置信区间]CI,2.26~5.14)。

结论和相关性:IV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能增加住院儿童的AKI风险。儿科医生经验性选择抗菌药时,必须意识到联合疗法的潜在风险。

原始出处:
Downes KJ, Cowden C, Laskin BL, et al.Association of Acute Kidney Injury With Concomitant Vancomycin and Piperacillin/Tazobactam Treatment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JAMA Pediatr. 2017 Dec 4;171(12):e173219.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7.3219. Epub 2017 Dec 4.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2-26 feather89
  2. 2018-01-26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0

  3. 2018-01-20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Lancet Infect Dis:非达霉素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后复发率很低

研究认为,非达霉素对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效果优于万古霉素,且非达霉素治疗后的复发率是目前已知所有抗生素中最低的

Eur J Clin Pharmacol:儿科万古霉素的更佳日剂量是多少?

2017年发表在《Eu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由巴西科学家进行的Meta分析,考察了儿科万古霉素的最佳日剂量,发现低于60 mg/kg/日达不到理想的治疗目标。

J Med Chem:上海药物所报道抗万古霉素耐药菌候选药物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蔚课题组与蓝乐夫课题组在ACS期刊《医药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Extra sugar on vancomycin: new analogues for combating multidrug-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文章,报道了新型糖肽抗生素衍生物,针对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抗菌活性高于万古霉素128-1024倍。

Crit Care Med: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增加成人AKI风险?

2018年1月,发表在《Crit Care Med》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考察了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否增加成人的急性肾损伤(AKI)风险。

Am J Infect Control: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降低万古霉素使用患者的死亡率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通常被称为抗菌药物导向计划,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s,ASP)能优化临床结局,减少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如可减少耐药菌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感染。现有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ASP实施后的费用降低、经济效益、减少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多是耐药率或感染率,较少有研究使用死亡率作为观察指标,特别是万古霉素服用后患者死亡率。

Antimicrob Agents Ch:能预测万古霉素肾毒性的AUC是多少?

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考察了接受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中万古霉素暴露毒性阈值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