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不同心率、心律的心衰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 预后有差别吗?

2017-07-24 吴刚 环球医学

2017年6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心衰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和心律的影响以及是否与更佳的预后相关。



2017年6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心衰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和心律的影响以及是否与更佳的预后相关。

背景:窦性心律或房颤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中,死亡率和心率之间的相关性仍然不详。

目的:旨在比较β-受体阻滞剂和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探讨心率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中的预后重要性。

方法:心衰β-受体阻滞剂协作组进行了一项个体患者数据的Meta分析,这些数据来自于11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首要结局为全因死亡率,通过Cox成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于基线和随机分组后约6个月测量心率。

结果:基线时,心率较高与窦性心律患者(14166人;调整HR,1.11/10次/分;95% CI,1.07~1.15;P<0.0001)较高的全因死亡率相关,但与AF患者不相关(3034人;调整HR,1.03/10次/分;95% CI,0.97~1.08;P=0.38)。β-受体阻滞剂可将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的心室率降低12次/分。不论基线心率如何(P=0.35),随机分组到β-受体阻滞剂组的窦性心律患者的死亡率较低(HR,0.73 vs 安慰剂组;95% CI,0.67~0.79;P<0.001)。而对于房颤患者,β-受体阻滞剂对任何心率(P=0.48)患者的死亡率都没有影响(HR,0.96;95% CI,0.81~1.12;P=0.58)。不管治疗如何,较低的静息心率,都仅与窦性心律患者更佳的预后相关(HR,1.16/10次/分增加;95% CI,1.11~1.22;P<0.0001)。

结论:不管治疗前心率如何,β-受体阻滞剂都会降低窦性心律中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死亡率。证明较低的心率与更佳的预后相关,但是仅对窦性心律患者有效。

原始出处

Kotecha D, Flather MD, Altman DG,et al. Heart Rate and Rhythm and the Benefit of Beta-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J Am Coll Cardiol. 2017 Jun 20;69(24):2885-2896. doi: 10.1016/j.jacc.2017.04.001. Epub 2017 Apr 30.

作者:吴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经典新知:β受体阻滞剂竟可部分逆转心衰基因表达!

β受体阻滞剂是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几十年来,其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已广为人知。近日,纽约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又将其带入了临床前沿视野,该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还能够逆转很多潜在与心脏病相关的有害基因变化。

JACC:亚硝酸盐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水平

主动脉硬化和一氧化氮(NO)有效含量的减少是导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的病理生理原因之一。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旨在评估比较HFpEF患者和高血压对照组休息和运动时的动脉硬度指标,并确定无机亚硝酸盐能否缓解动脉硬化。本研究对22例高血压对照组和98例HFpEF患者进行了血液动力学测试,并对其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进行了检测。此外,通过将桡动脉压波形转换为中心动脉压对主

Sci Rep:髓样分化蛋白1缺失在左心室重建中的作用

髓样分化蛋白1干预有望成为新的预防和治疗心衰策略

Circulation:静脉铁剂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既往研究显示铁缺乏与心衰患者运动耐量的下降和预后结局呈相关性。但是,通过静脉铁剂(FCM)补铁是否能影响心衰患者运动耐量的指标-峰值耗氧量尚属未知。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旨在研究静脉补铁与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量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德国研究:心衰患者肠道菌群丰度较正常人降低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细菌尤其肠道菌群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此前已有学者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

JAHA:蛋白尿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的标志

既往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和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升高的患者心衰发生的风险更高。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旨在探索2型糖尿病和ACR升高引起心衰发生机制的临床研究。 在本次病例对照研究中,共纳入了130名研究对象,包括50名ACR+ve的糖尿病患者伴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男性ACR>2.5mg/mol,女性ACR>3.5 mg/mol,无肾素 - 血管紧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