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成立

2017-12-24 赵利利 科学网

12月23日,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以下简称联盟)正式在京成立,2017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高峰论坛同期举行。联盟以引领创新方向、培训科研人才、创建创新机制、交流创新经验、传播创新案例为重点任务,成员单位将扩展至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投资公司等机构,致力于搭建医学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完整产业链。

12月23日,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以下简称联盟)正式在京成立,2017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高峰论坛同期举行。联盟以引领创新方向、培训科研人才、创建创新机制、交流创新经验、传播创新案例为重点任务,成员单位将扩展至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投资公司等机构,致力于搭建医学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担任联盟总发起人,其他发起者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颖浩、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等多位院士,及李为民、瞿介明、霍勇、陈旻湖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和医院管理者。

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是当下医疗卫生领域的共同责任和理想,葛均波表示,2015年以来,我国倡议号召创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医院、创新型大学,“创新应该是把我们的生活需求、人类的健康需求和生存需求变成产品与行动”。正如本次论坛的十六字主题“健康中国、医学使命、创新驱动、开放共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成为医学界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第三方医学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尤其重要,中国医学创新联盟应运而生。

如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科技创新是核心也是根本动力,医学事业的发展仅靠传统的资源驱动、要素驱动、规模效益已经远远不够。谈到医学创新主体时,葛均波直言当前医学创新实践中的痛点问题,“医生是创新理念的来源,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但是,医生缺乏好多‘链’,不是一个闭环。一定程度上,我们缺乏政策方面的支持、投融资环境、临床验证,市场不是医生说了算,这对创新非常不利。”

“怎么把理念变成专利保护起来,怎么把专利通过平台变成产品,怎么让产品为中国和世界的病人、亚健康个体服务,使病人尽快康复,使康复的病人活的更健康、更有尊严,这是医学创新联盟成立的初衷。” 葛均波说。

那么,我国在医学创新和转化的过程当中,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陈香美就其在解放军总医院多年的临床实践谈了一些感悟,“临床医生要真正有所创新,关键在机制。当前,各个医院的创新机制不明确,很多医生忙于应对门诊量的增加和住院床位周转等日常医疗工作。”她表示,真正创新能力强的医生是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正高级、副高级职称医生,但是他们没有时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较大的遗憾。

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余学清表示,创新非常重要,但是具体怎么创新还要有国际前沿理念、战略高度和前瞻性计划。“中国医学真正要在世界上站起来还是要走中国道路。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是来自中国临床的科学问题,用中国人的样本、中国人的信息,再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这就是我们独特的,独特的就是自己的。”

医学科技创新需要打通壁垒实现“硕果累累”的成果转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理事长封国生认为,在医研企创新、协调的过程中,要强调以临床为中心。他以朝阳医院在基础研究投入中的经验进一步说明,2014年,朝阳医院建立了5000多平方米的基础研究中心,“我们招聘了国内外博士、归国留学人员,这些人不从事临床,专门从事研究,也配备了几千万的研究平台和设备。但是,无论是成果、课题、经费、文章,效果都不明显。近两年我们开始总结,认为关键问题就是没有发挥临床的主导作用。”

在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的资金问题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产业策划部主任张彦奇认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雏形、技术方案阶段的资金投入非常重要,“这一块自然科学基金是不给的”。他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自主发起早期成果转化基金。此外,他还建议要通过协同方式解决目前科研院所和医院之间存在的“两张皮”问题。

作者:赵利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17 SABCS中国之最!徐兵河教授团队4项研究入围

2017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上,徐兵河教授团队有4项研究参会报道,成为本届SABCS获得最多成果展示的中国研究团队,其中一项是本次大会中国唯一的一个Poster Discussion。我们有幸邀请到徐兵河教授对4项研究进行介绍,详见下文。

让爱不孤单——中国TSC-AML协作组成立!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器官错构瘤病变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几乎能累及人体内所有的器官和组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发布 华西、301、协和位列三甲

北京六级寒风没能给一个火热出炉的榜单“降温”。作为2017年最后一个评价医院的排行榜,“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下称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在北京发布。12月19日下午,健康界与300多名嘉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礼堂共同见证了榜单的发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位列综合排名前三甲。

Diabetes Care:中国城市居民长期饮食质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分析!

由此可见,高质量的饮食,特别是长期维持,结合休闲运动,与中国城市成年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有关。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成立

12月20日,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成立,助推中医药在东南亚地区传播发展

由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12月12日在吉隆坡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