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迎来严格“降价令” 江西、海南设最后调价时限

2018-08-08 吴施楠 搜狐健康

在国家医保局的大力推动下,抗癌药价格下降已初见成效。近日,海南和江西两省药品招标采购中心分别发布抗癌药集中调价公告,令大量国产和进口抗癌药迎来最新一轮“降价潮”。逾期不降价就不采购8月6日,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开展进口药品和抗癌药品价格申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已纳入江西省网上采购平台的且属于降低关税和增值税范围内的进口药和抗癌药品,按照降价金额不少于降税金额的原则,

在国家医保局的大力推动下,抗癌药价格下降已初见成效。近日,海南和江西两省药品招标采购中心分别发布抗癌药集中调价公告,令大量国产和进口抗癌药迎来最新一轮“降价潮”。

逾期不降价就不采购

8月6日,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开展进口药品和抗癌药品价格申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已纳入江西省网上采购平台的且属于降低关税和增值税范围内的进口药和抗癌药品,按照降价金额不少于降税金额的原则,于8月15日前申报采购价格。

对于应降而不降的药品,《通知》指出,在今后省内的药品集中采购活动中将进行相应扣分处理,直至取消中标挂网采购资格。

对药企来讲,取消挂网资格将是个严重打击,意味着企业的药品将无法被医疗机构采购,失去市场。在此之前,取消挂网的药品多数是因为原料药不合格、停产、不供货或不能正常供货及药品质量不合格。这次江西省利用挂网资格牵制药企,可见降价力度之大。

而类似举措在其他省份也有所体现。8月3日,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开展进口药及抗癌药集中采购降价工作的通知》,要求降税范围内的药品,必须于8月17日前,在降税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降价。通知最后同样指出,逾期未调价的药品将撤销挂网。

目前,上述两个省份都已给出抗癌药降价的最后期限,可以预见大量抗癌药将在十天后实现价格下调。

企业主动降价逐步转为集体调价

自今年5月1日我国进口抗癌药实现“零关税”开始,国家层面推动抗癌药降价的举措接连公布。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多个省份接连发布进口药和抗癌药降价的相关通知。

通过对全国各省市药品招标采购平台官网查询可以发现,湖北、甘肃、北京、陕西是较早开始下调部分企业抗癌药价格的省市。6月29日,湖北省发布公告,下调了辉瑞紫杉醇注射液等15个品种20个品规的挂网价格,降幅从3.4%到10.2%不等;7月2日至4日,甘肃、北京和陕西宣布下调西安杨森、辉瑞部分药品的价格。价格调整后,西安杨森注射用地西他滨在甘肃的中标价,甚至低于了国产仿制药,降价幅度超过50%。

随后,7月中下旬至8月初这段时间,上海、浙江、吉林、辽宁等地成为第二波下调部分抗癌药品价格的省市。从各地发布的通知和公告可以看出,这批降价潮仍然是企业主动发起。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价格调整,抗癌药降价已初见成效。中国药科大学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多省份抗癌药的价格下降幅度在3.30%—51.62%不等,各省出台的降价抗癌药的平均降幅达到7.51%。其中,降价幅度最高的三种抗癌药分别是西安杨森的注射用地西他滨(51.62%)、辉瑞的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10.19%)、阿特维斯的注射用阿糖胞苷(9.33%)。

不过,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降低药品进口关税的公告》和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涉及到的28种进口药制剂、103种抗癌药制剂和51种抗癌药原料药相比,各省市已经降价的抗癌药数量仍然较少。

7月27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关于开展抗癌药品价格信息申报工作的通知》指出,广东省涉及到的重新申报价格的抗癌药有646个(97种药品)。全国其他省市需要调价的药品数量也基本处于这个数量级,这就要求各地加快降价脚步。

鉴于此,各省市的药品招标采购中心开始推行集体降价,上述提到的江西省和海南省就是如此。

此外,7月30日,湖南省卫计委发布《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口抗癌药品重新申报挂网价格的通知》,鼓励湖南省现行药品集中采购所有中标药品主动申报降低挂网价格。

在抗癌药降价的大趋势下,其他还未采取行动的省份,也很有可能考虑用这类集中降价的方式推进。

集中采购为主要降价手段

为了加快抗癌药降价,国家医保局启动了国家集中采购试点、医保准入谈判等多项工作。其中,国家医保局正在推动的抗癌药的省级专项集中采购被看做降低医保目录内抗癌药药价的有效手段。

专项集中采购实际上是想通过带量采购,在国家对抗癌药降税的基础上,推动抗癌药的终端销售价格明显下降。由于带量采购在招标公告中明确保证了所需的采购量,药企就可以根据采购量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按照“薄利多销”基本原则降低价格,实现“以价换量”,而采购方也可以“以量换价”,取得双方满意的采购效果。

在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看来,加强集中采购力度,让我们离药品降价又进了一步。

现阶段,一些药企已经开启了“以价换量”之路。在业内人士看来,辉瑞、西安杨森等在多省市下调药价的行为,除了政策因素驱动外,最重要的就是想以低价格来换取市场,是结合医保、终端采购和使用意愿以及促进药物销量的系统性考量结果。

不过医改专家徐毓才对带量采购并不看好,认为其对降低药价很可能没有明显作用。在他看来,造成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药价虚高的根源并不是“带量不带量”、“量大量小”这一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首先,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量,受“临床”等很多因素影响,根本无法确定。这里的“临床”因素包括疾病、耐药性、医生用药喜好、驱利性、国际国内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变化等,因此也就不能公示;

其次,我国药品价格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市场形成机制,药品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之手”决定的,但政府定价很难定准,便会出现价格虚高虚低并存的现象。近年来,虽然取消了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但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继续履行着“定价”的职责。

最后,医疗机构缺乏议价的动力。既然国家明确规定“不准二次议价”,医疗机构通过议价降低的价格还是执行零差价,医疗机构并没有得到降低价格的好处,医疗机构就没有议价降价的动力。

徐毓才认为,药价回归本真,还急需市场“这只手”发力。

但是在部分专家看来,药品市场并不是单纯通过竞争便可降低价格,只有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大的优势,以量换价,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作者:吴施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08-10 wgsun
  2. 2018-08-10 30397605
  3. 2018-08-09 太阳系小猪

    这好像不是市场的手在起作用吧~

    0

  4. 2018-08-09 183****7028

    学习

    0

相关资讯

国家医保局召开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沟通会,18家药企参会

从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为做好2018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国家医疗保障局委托相关学协会于7月11日召开部分企业沟通会。10家外资企业和8家内资企业相关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医保局医疗组负责人参会,并就有关事宜与企业进行了沟通交流。国家医保局医疗组首先介绍了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的背景和意义,对谈判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专家评审、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等基本原则进行了解读,提出了聚焦肿瘤治

半年砍掉29亿!医保谈判的威力来了

有关部门通过收集各类市场价格、临床使用数据等信息,建立完整的基础数据库,取得知己知彼的有利谈判地位。正是有了充分的准备,并与制药企业经历一番斗智斗勇之后,上一轮医保谈判才取得了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抗癌药最高价格降幅达70%的好成绩。

抗癌药,不只是降价这一件事——一粒药的困境如何破解?

全球每年癌症新发病例超1400万,中国2014年当年新发癌症患者已有380万例。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迫切希望用上新药好药,但一粒昂贵抗癌药却几成“不可承受之痛”。抗癌药零关税、医保谈判、加快新药审批……为了让百姓顺利用上抗癌药物,国家有关部门打出“天价药”降价组合拳。随着政策红利逐一释放,患者能否如愿用上有效的抗癌药?而要从源头上解决抗癌药“入市”“天价”“断供”等诸多问题,我国的医

药监局:让患者让患者及早用、用得起好药

国家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其中加快境外新药上市审批、推动自主研发新药和仿制药尽早上市,就是其中一项有效的内容。

医保局降药价 不要掉进药品集中釆购那些“坑”

导读:自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挂牌以来,关于主导开展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开展量价采购工作等新闻,频频见于报端。这是国家医疗保障局接管公立医院药品采购职能后,对采购规则的强势发力。

抗癌药零关税满百天:多部门力促降价 国产药创新仿制齐头并进

自今年5月1日起,中国实施抗癌药等药品“零关税”已满百日。三个多月来,多地多部门多措并举,通过医保准入谈判、省级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加快境外新药审批流程、纳入医保等举措,力促民众买得到、用得起“救命药”。多措并举 让“救命药”买得到、用得起一段时间以来,抗癌药的话题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在抗癌药零关税政策实施满3个月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密集发声,介绍相关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