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给热门肠道细菌研究泼冷水,真的与癌症有关吗?

2018-03-14 小通 生物通

最新研究中,一个独立团队试图重复这一研究,但是却未能发现其中的关联。


最新研究中,一个独立团队试图重复这一研究,但是却未能发现其中的关联。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肠道微生物研究成为了受益最多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研究风生水起,已然成为了热点研究。

然而根据癌症生物学重现性项目(Reproducibility Project: Cancer Biology)公布的一项最新成果,表明证明人体肠道微生物与结肠癌之间关系的论文可能存在问题,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之前报道的细菌与人类结肠癌之间的相同联系。

这一研究报道公布在eLife杂志上。

2012年,研究人员为了找到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他们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结直肠癌切缘组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在癌组织中大量存在。具核梭杆菌是与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这项研究认为健康结肠与结肠癌标本中含量的显著区别就是细菌,在很多结肠癌组织中均显著升高,作者指出,众所周知,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有关,与幽门螺旋杆菌一样,在具核梭杆菌粘附结肠粘膜并引起粘膜炎症引起组织癌变之前根除具核梭杆菌是很有可能做到的。

而最新研究中,一个独立团队试图重复这一研究,但是却未能发现其中的关联。

“结直肠癌和相邻正常组织之间具核梭杆菌表达的差异小于原始研究,而且在大多数样本中未能检测到,”最新研究的作者表示。

癌症生物学重现性项目于2013年启动,旨在审查在Science、Nature和Cell等顶级杂志上发表的临床前癌症研究的主要结果。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John Ioannidis(未参与该项目)表示,“癌症生物学重现性项目并不容易实现。但这也是一种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机会,这意味着更多的透明度,更开放,更详细的(方法)记录,以及更多的真实。”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员Cynthia Sears对重现性项目进行了评论,未能重复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原始发现无效。其中一个差异可能是由于测序变异或不同的患者样本。

“鉴于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具核梭杆菌与人类结肠癌微生物群之间存在关联。重现性研究不是改变我们看法的理由。相反,这也许能让我们更多的反思,关于具核梭杆菌与结肠癌日益增加的不完善知识。”

原始出处:

作者:小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8)
#插入话题
  1. 2018-11-15 kafei

    了解一下谢谢

    0

  2. 2018-09-21 clmlylxy
  3. 2018-11-08 膀胱癌
  4. 2018-03-28 杨利洪

    学习了提高了

    0

  5. 2018-03-18 杨利洪

    学习了分享一下

    0

相关资讯

SCI REP:通过荧光探针的水解实时成像肠道细菌β-葡糖醛酸糖苷酶活性

基于FDGlcU的成像显示了肠道细菌βG的体外和体内活性,这将有助于动物研究中特异性细菌βG抑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Cell Reports:阻止肥胖新思路 改变肠道细菌的代谢途径

近日,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新陈代谢与肥胖之间存在一种生物学关联。研究表明,抑制一种特殊的肠道微生物通路能够防止肥胖和胰岛素抗性,还会使脂肪组织在新陈代谢方面更加活跃。这项研究已发表在《Cell Reports》上。

PNAS:这个来自肠道细菌的化合物虽不能让你更长寿,但或能让你活得更健康

肠道细菌又立功啦!日前,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称,由肠道细菌产生的一类被称为吲哚(indoles)的化合物能够帮助线虫、果蝇和小鼠延长健康寿命(healthspan)。

Cell:来自野生小鼠的肠道细菌可改善实验室小鼠的健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接受野生小鼠肠道细菌移植的实验室小鼠要比拥有它们自己的肠道细菌的实验室小鼠能够显着更好地在致命性的流感病毒感染中存活下来和抵抗结直肠癌。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0月19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Sci Rep:3D 打印小肠帮助科学家更好了解肠道细菌

纽约康奈尔大学的一群生物学家 3D 打印了一个微型人造小肠,这个合成肠道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细菌对肠道的影响和人体免疫系统。

Cell Host Microbe:肠道细菌可变身健康“威胁者”,这竟与自噬有关

人体微生物——生活在我们体内的数以万亿计的微小细菌——是人类健康重要的参与者。然而,我们与这些生物体的共存机制是非常复杂的。科学家们发现,即使其中出现一点微小变化,也会导致我们的健康出现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