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重视ICAS 患者中性粒细胞的不良作用

2018-11-30 杨中华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尽管经过积极内科治疗,小卒中或高风险 TIA 患者仍有复发的风险。以前的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狭窄(ICAS)是卒中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即使采用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因此,卒中后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对卒中的复发起着一定作用。中性粒细胞是急性或慢性炎症的标志,脑梗死后中性粒细胞会从周围血管移行到脑缺血区域。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毒性物质促进炎症过程,加重缺血性损伤。

尽管经过积极内科治疗,小卒中或高风险 TIA 患者仍有复发的风险。以前的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狭窄(ICAS)是卒中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即使采用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因此,卒中后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对卒中的复发起着一定作用。中性粒细胞是急性或慢性炎症的标志,脑梗死后中性粒细胞会从周围血管移行到脑缺血区域。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毒性物质促进炎症过程,加重缺血性损伤。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与小卒中或 高风险TIA患者的卒中复发有关。中性粒细胞不仅对 ICAS 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其也是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是症状性外周动脉病不良血管结局的预测因素。不过,对于症状性脑血管病,尚不清楚升高的中性粒细胞与ICAS是不是存在交互和联合作用。

2018年10月来自浙江台州第一人民医院的朱碧宏等在 Stroke 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 CHANCE 研究的数据评价了中性粒细胞水平+-ICAS 与小卒中或 TIA 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按照中性粒细胞计数和 ICAS 状态把CHANCE研究的患者分为4组。主要终点为新发卒中(缺血或出血性卒中)。

共1034例患者纳入该亚组分析,91例卒中复发。与较低中性粒细胞水平且无 ICAS 者相比,较高中性粒细胞水平且合并 ICAS 者卒中复发风险(调整 HR 2.26; 95% CI, 1.19–4.31; P=0.01)和复合预后指标(调整 HR 1.98; 95% CI, 1.06–3.67; P=0.03)都显着性增加。不过,没有安全性问题。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缺血性小卒中或高风险 TIA 患者,较高中性粒细胞计数联合 ICAS 与卒中复发风险和不良结局事件增加有关。

原始出处:Zhu B, Liu H, Pan Y, et al. Elevated Neutrophil and Presence of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Increase the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Stroke. 2018 Oct;49(10):2294-2300.

作者:杨中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多发脑梗死和ICAS对轻微脑卒中或TIA患者有何影响?

由此可见,多发脑梗死和ICAS的存在都与轻微脑卒中或TIA患者90天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SCI REP:中国人群中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与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相关!

总之,在中国一般人群中,减少的eGFR,而不是蛋白尿,与无症状的ICAS相关,尤其是60岁以上的受试者中。

SCI REP:同型半胱氨酸与无症状高血压患者ECAS和ICAS之间相关性分析!

由此可见,该研究结果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无症状高血压患者ECAS和ICAS之间存在显著关联。Hcy对颈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广泛的效应,这种相关性可由MTHFR C677T基因型所改变。

Stroke: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及狭窄

由此可见,IADE和ICAS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并且与脑小血管病不同影像表型相关,提示存在不同的机制。

Neurology: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夹层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结局差异

由此可见,考虑到ICAS患者ICAD的高患病率以及ICAD和ICAS之间的结局差异,HR-MRI可能是该类人群有用的鉴别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