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FPR2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并可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2017-06-09 MedSci MedSci原创

据报道,人甲酰肽受体2(FPR2)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经典化学引诱物受体,并且与一些癌症的侵袭和转移相关,但FPR2在胃癌(GC)中的作用尚未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GC中FPR2表达水平与入侵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

据报道,人甲酰肽受体2(FPR2)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经典化学引诱物受体,并且与一些癌症的侵袭和转移相关,但FPR2在胃癌(GC)中的作用尚未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GC中FPR2表达水平与入侵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多变量分析表明,FPR2的表达是GC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FPR2敲低可以显着地消除由Hp(2-20)和Ac(2-26)刺激的迁移和侵袭,其中,Hp(2-20)和Ac(2-26)是GC细胞中的FPR2的配体。FPR2缺失也降低了GC细胞在体内的致瘤性和转移能力。从机制上来看,利用FPR2的配体的刺激导致的E-钙粘蛋白的下调和波形蛋白的上调,可以被FPR2敲低逆转,这意味着上皮 - 间质转化(EMT)也参与其中。此外,FPR2的激活伴随着ERK1 / 2磷酸化,而这种磷酸化也可以通过FPR2沉默或用MEK抑制剂PD98059处理而减弱。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FPR2在功能上参与了侵袭和转移,并且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预后标志物,同样也是人类GC中潜在的治疗靶点。

原文出处:

Xi-Lu Hou,Xiu-Wu Bian,Wei Liu,et al.IFPR2 promote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and predicts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J]2017 June 9.doi:10.1038/s41598-017-03368-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7-06-12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很好,拜读了

    0

相关资讯

Gastroenterology:早发型弥漫性胃癌基因突变特征

早发型弥漫性胃癌患者CDH1和 TGFBR1基因突变风险较高,CDH1突变对患者生存期影响较大是导致临床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

Brit J Surg:类胰蛋白酶可用来评估胃癌预后

肥大细胞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对评估胃癌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近期发表在外科权威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的一项研究将类胰蛋白酶的表达作为肥大细胞活性的指标进行评估,来了解类胰蛋白酶是否可以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ASCO2017:饮酒由醛脱氢酶2基因型调控:胃癌的潜在危险因素?

在初步分析中观察到了饮酒与胃癌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然而,ALDH2基因型不能改变饮酒情况。

SCI REP:人类ATP6V1A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和转录调控

最近的研究表明,胃癌(GC)的侵袭和转移与一种多亚基液泡H + -ATPase(V-ATPase)密切相关。由于人类ATP6V1A基因在GC中编码V-ATP的酶催化亚基A,因此,我们研究了人类ATP6V1A基因的表达和作用。

Oncotarget:传统中药卡塞平(KSP)通过激发自噬抑制胃癌的生长

卡塞平(KSP)是中国研究者开发的一种新的中药。进行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KSP是否能够抑制胃癌生长,并探究其可能的疗效机制。

消化内科医生:摆脱胃癌“发现即晚期”的魔咒

我国每天约有1095人被确诊为胃癌、959人因胃癌不幸离世。我国胃癌发病和死亡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男性更是高达3倍之多。根据中国癌症统计数据研究表明,胃癌已上升为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