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带量采购政策下:以价换量,竞争加剧,医药行业格局加速重塑

2019-04-19 生物谷 生物谷

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4+7和新药加速审批”等政策的推出,制药企业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2019年4月18日,安永正式发布2019年首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医药改革背景下,跨国药企的战略应对》(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跨国药企在面对中国医药市场波澜起伏,快速多年的政策经济环境下,如何做出战略调整,制定并实施高效的转型举措进行了分析和预测。“4+7”政策后,企

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4+7和新药加速审批”等政策的推出,制药企业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9年4月18日,安永正式发布2019年首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医药改革背景下,跨国药企的战略应对》(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跨国药企在面对中国医药市场波澜起伏,快速多年的政策经济环境下,如何做出战略调整,制定并实施高效的转型举措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4+7”政策后,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在目前政策背景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鼓励创新、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质量和控费等一系列医药政策出台,特别是过专利期原研药长期在中国保持高溢价的时代终结。该报告聚焦跨国药企如何在此变革环境下进行战略调整,制定并实施高效的转型举措,防范风险,积极应对中国的医药行业改革,寻求新的商业契机。

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25万亿美元,预计至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万亿美元。中国在2015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国家市场,2018年市场规模约达13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11.37%,预计至2023年,规模将达到1400-1700亿美元。

2018年12月6日,第一轮“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启动,这一枚重磅消息所代表的中国一系列医改政策对国内外药企带来了长期深远的影响,传递出针对供应端的改革,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控费的决心十分坚定。




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王海瑛表示:“不管是从全球药品市场份额还是从未来增长来看,中国都是跨国药企不容忽视且需要关注和聚焦的市场。自2015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政策频出,2018年各项政策加速落地,行业的走向和趋势已日渐明朗。特别是药品供应端的改革政策将引领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趋势,形成一个有创新活力、公司有序的医药生态环境,这也意味着在华跨国药企将正面应对挑战与机会并存的转型时代。”

报告显示,在华跨国药企目前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

1,过专利期原研药将更快进入成本竞争领域。目前已经有60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在华跨国药企销售额的80%或以上(以普药为主的跨国药企高达90%以上) 的过专利期原研药或面临被替代,或面临降价的趋势。

2,跨国药企的创新药管道跟不上政策周期。由于跨国药企的研发都在其总部,研发周期较长,时间计划无法与中国政府相关政策出台时间相匹配,可能错过创新药政策红利。

3,专业推广能力要求提高。随着政府一系列有利于创新药上市的政策出台,国内医药市场会迎来跨国药企创新药扎堆上市的情形,因此跨国药企需要快速提升相关推广能力或采取外部招聘。

4,营销效率需提高。在政府控费的大背景下,药企的议价空间也会被压缩,最终都会采取“以价换市场”,这时就需要提高公司的营销效率,降低内部运营成本。

当然,对于跨国药企而言,挑战中也蕴藏着潜在的商业机会。报告指出,除了加快步伐将自己的创新药引入国内外,跨国药企还可以提高其创新药的可及性以加速医保准入谈判。此外,跨国药企可以将国内三四五线城市及乡县视为其未来拓展的重要市场。

谋求新的商业模式,布局更广阔的市场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外企已经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渠道下沉模式,包括广阔市场渠道,区域慢病管理以及物联网创新等。部分头部企业已从传统模式转型向电子化武装的代表,强化对e-detailing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并对新兴终端代表增强准入、医学、市场的作战——把偏远区域代表打造成能独立作战的特种兵,在难以调动公司资源下能相对独立完成业绩,并以此向更广阔的市场转型。

安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合伙人吴晓颖表示:“在中国的跨国药企已经意识医改带来的挑战和机会,并根据政策背景进行了战略调整,同时相应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转型举措,如研发创新转型、成熟药资产剥离、营销模式转型和‘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型等,几乎所有的跨国药企都在提这个转型理念。”

吴晓颖补充道:“我们预计第二轮带量采购将于2019年二季度启动,政府医改的信号非常清晰。未来中国医药市场将呈现以下四个特征,即跨国药企主导创新药品市场;国内大药企主导仿制药市场并逐步进入创新药市场;行业集中度高,前后端渗透,强者恒强;形成规范运作的行业新生态。”

“对于跨国药企而言,虽然过专利期原研药不再享有’超国民待遇’,但医改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为跨国药企丰富的创新产品线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跨国药企同时需注意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做好充分应对的准备。另一方面,中国药企也可以了解或借鉴在中国的跨国公司的战略举措,以更好地在这波行业变革中处于竞争优势,并与跨国药企一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最后,王海瑛总结道。

作者:生物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带量采购配套一致性评价 倒逼药企开启兼并战?

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越快,对于那些通过一致性评价最多的药企越有利,越能够迅速扩大市场空间。

“4+7”带量采购新形势下,如何进行仿制药企业招商?(中篇)

在《“4+7”带量采购新形势下,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怎么做?(上篇)》中,我们提到未来3~5年主导仿制药产业将调整格局和结构,行业进入产能出清阶段,仿制药产业格局将沿着行利润率回落、集中度提高、创新发展三大方向演进。短期内,以仿制药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大型仿制药企业贡献的税收大幅下降、小型仿制药企业难以生存甚至倒闭。新形势下,仿制药企业招商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

4+7未中选产品只能陪跑?NO!一文读懂4+7之后市场应如何布局

时至如今,4+7中选产品的利好已经非常明确:保证采购量、优先进入医疗机构采购名单、不占药占比、50%预付款、回款速度有保证……唯一的不好,就是如果有三家及以上竞争的产品,其中标价格可能非常低,个别产品价格甚至要低于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的中标价。那么,在4+7中未中选的产品出路在哪?市场应该如何布局?真的只是陪跑吗?

带量采购落地 抗癌药**降价95%

作为4+7药品带量采购的试点城市之一,日前北京市医保局发布了《北京市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自3月23日起北京市25种国家集中采购中选产品已经开始大幅降价,平均降价幅度52%,而抗癌药降价更达95%。

广州4+7带量采购4月1日正式执行

各有关单位,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号)、《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医保发〔2019〕18号)、《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等有关规定,现就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药品医保支付标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又一城市正式执行4+7带量采购 肺癌患者得享百元救命药

4月1日,广州市正式执行4+7带量采购。此次4+7带量采购政策惠及的疾病领域包括肿瘤、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病、癫痫、哮喘、腹泻等,这些患者将感受到政策带来的重大利好。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表示:“4+7带量采购政策给我市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此前虽然已有很多抗癌药进入我市医保目录,但依旧有很多患者有经济负担。而4+7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实使这些药品再次降价,百姓的报销政策也有了改善。以此次4+7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