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J Clin Pharmacol:成人和儿童抗癫痫药物“联合作战” 药物相互作用不容忽视!

2017-09-11 吴星 环球医学

2017年8月,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抗癫痫药物在成人和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和给药原理。研究表明,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对抗癫痫药物暴露的影响不容忽视。



2017年8月,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抗癫痫药物在成人和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和给药原理。研究表明,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对抗癫痫药物暴露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已经在许多治疗领域广泛使用,以确定融入模型中作为协变量因素的变异来源。尽管已有许多关于抗癫痫药物(AEDs)药代动力学(PK)方面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s)的数据发表,但此类数据没有用于支持癫痫发作多药疗法的剂量原理。研究者在此评价了DDIs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并评价了调整AED剂量的需求。

方法:从已发表文献中收集描述成人和儿童患者中卡马西平、氯巴占、氯硝西泮、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托吡酯、丙戊酸和唑尼沙胺的模型,并在NONMEM v7.2中实施。考虑到目前的临床实践,研究者探索模拟场景,以便描绘单药和多药疗法的虚拟患者AED的暴露。将Css、Cmax和Cmin作为有意义的参数,以便开展分析。

结果:该模拟结果表明DDIs能导致成人和儿童AED浓度发生重大变化。在使用超过一种AED时,在主要药物中甚至能观察到浓度的更大变化,导致大部分AEDs单药和多药治疗之间Css存在显着差异。这些结果显示,现有推荐中的剂量计算方法和滴定操作不能确保维持适当的治疗浓度。

结论:DDIs对AED暴露的影响不容忽视。临床指南必须考虑到类似协变量的影响,并为需要联合治疗的成人和儿童患者确保恰当的剂量推荐。

原始出处:

van Dijkman SC, et al.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s and dosing rationale for antiepileptic drug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Br J Clin Pharmacol. 2017 Aug 16. doi: 10.1111/bcp.13400.

作者:吴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ci Rep:脑脊液miRNA或可用于预测颞叶癫痫和癫痫持续状态

需要癫痫和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来支持临床检查、脑电图和神经成像。细胞外miRNA可能是潜在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因为某些miRNA在特定的脑区域和细胞类型中是独特存在的。脑脊液可提供miRNA生物标志物的来源,其优点是与靶组织和病理部位紧密接触。在这里,研究人员分析了患有颞叶癫痫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脑脊液中的microRNA水平,并将结果与匹配对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有20个

国内“癫痫定位**人”王玉平:我心中充满悬念

在王玉平看来,任何事情都是一点一点进步的,不敢做,不去做,永远成不了世界第一。都不去争世界第一,宣武神内的金字招牌靠什么支撑?

JAMA Neurol:KCNB1基因突变与临床神经系统表型

研究认为KCNB1基因离子通道域错义突变和功能丧失型突变可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多数伴有癫痫症状,患者存在多种临床表现且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蛋白质变异体的类型和位置(不完全)相关

Neurology: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治疗!

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卒中相关的癫痫发作和癫痫负担是巨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和最佳的二级预防。

Neurology: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临床表型研究

鉴于约9%的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存在局灶性癫痫症状,研究人员认为,GEFS+属于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其与传统癫痫的表型相似程度高于以往的认知

Curr Bio:由打哈欠引出的神经疾病治疗新思路

看见别人打哈欠,自己是不是也会不由自主地打哈欠呢?然后你会好奇:打哈欠会传染吗?为什么?最近,来自于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这种传染性行为源于大脑控制运动机能的特定区域——初级运动皮质层的“原始反射”。这种本能的冲动程度受皮质兴奋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