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不懂“打隧道”的肿瘤专家不是好医生
此话怎讲?
原来,人体内部是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
各种血管神经就像密布的城市管廊
稍不谨慎就会因管廊破裂引发危险
医生手术时也常会遇到“此路不通”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另辟蹊径解决这些“路障”
“打隧道”作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
被医生应用到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前段时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
就为一个腹膜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
通过两头“明挖”隧道的方式切除肿瘤
避免了大出血等风险的发生
01
体检查出腹膜后有肿瘤
山西大姐觉得天都塌了
术后一个月复查,一切正常!45岁的山西刘女士(化名)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从体检查出身体异常到确诊肿瘤,从跨省求医手术到出院复查,过去3个月,她直言“人生经历了一场洗礼”。
今年6月,刘女士参加了单位组织的职工体检,B超检查显示左腹部有个肿块,她按照医生建议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CT检查结果出来,刘女士却觉得“天塌了”。
“医生说后腹膜有一个肿块,已经挺大了,应该是个肿瘤。”那几天,刘女士心烦意乱,心情差到极点,“我其实自己也网上搜过的,长在后腹膜的肿瘤都是恶性肿瘤,活不久的。”一想到自己像被判了“死刑”,可能命不久矣,她茶饭不思,觉也睡不着,每天上班基本是强撑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哭。
“我劝也劝不好,只能跟她说会没事的,但是她哪里放得下心。”刘女士的爱人说道,两人还是想先瞒着家中老人,就联系了在杭州工作的妹妹商量,妹妹认为这不是普通的小毛病,经不起乱折腾,最好还是到大医院去听听权威专家的意见。杭州的医疗水平在全国较为领先,妹妹建议他们到浙大一院去看看。
02
3次MDT,手术风险大
治疗走向扑朔迷离
于是,刘女士夫妻俩预约了浙大一院肿瘤外科副主任俞雄飞副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带上所有病历资料风尘仆仆赶到杭州。
“当时她来门诊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她左侧肚子微微隆起,体格检查能触摸到有一个肿块。”俞雄飞副主任介绍,这说明刘女士体内的肿瘤已经蛮大的了,完善了一系列影像学检查后,医生发现她的肿瘤从脊椎上的神经长出,挤占了整个腹腔,差不多直径有30厘米长,比一个篮球还要大。
“从CT上看这个肿瘤的分界清晰、光滑,我们考虑可能是神经鞘瘤。”浙大一院肿瘤外科主任滕理送教授介绍,神经鞘瘤多数情况是良性肿瘤,但像刘女士这么巨大的肿瘤而且是从脊柱神经上长出的,手术挑战仍然不小。因此,肿瘤外科、骨科、麻醉科等科室进行了一次MDT。
巨大的肿瘤不仅压迫了腹腔内的脏器,还把腹主动脉和腔静脉两条人体大血管都包住了,这就相当于一颗巨石中间横亘着一根水流量充足的水管一样,成为手术过程中的“路障”。理想状态下,这个肿瘤可以通过一次手术切除,但经过肿瘤外科先后3次的MDT大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一次手术切除的方案风险太大。
最大的担忧还是大出血!“一次手术摘除过程中,一旦损伤到两根重要血管,几分钟内全身的血液就可能流光,恐怕再无力回天,同时由于肿瘤大、手术视野受限,还可能损伤到其他脏器。”滕理送教授解释,这就像打隧道一样,如果只从一个方向直愣愣钻过去,钻到蓄水的水管就可能造成立刻“井喷”级的工程事故。
03
医生分期“挖隧道”取肿块
劫后余生,她说了这句话
经过慎重讨论,考虑到刘女士得的是良性肿瘤,短时间内不会迅速生长,医生给她制定了一个“分期分段”手术方案,先从她的后背部做切口,把脊柱上的肿瘤切除了,康复一段时间后再从腹部切口把挤占腹腔的肿瘤切除。“因为肿瘤边界光滑,没有长到重要脏器和血管上,只是挤压脏器、包围血管,所以手术分离的难度相对较小。”俞雄飞副主任介绍,这种方案就相当于从两个方向分别挖隧道掘进,等到最关键的部位再谨慎仔细剥离,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
尽管避免不了要两次手术,但听到自己的肿瘤是良性的,并且手术预后也很可观时,刘女士瞬间有了信心,人也乐观起来了,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浙大一院肿瘤外科主任滕理送教授团队以及骨科副主任陈斌主任医师团队,在半个多月时间里为刘女士进行了两次手术,目前她已经顺利康复出院。前几天复查时,她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了肿瘤外科医护团队。而且医生还告诉她,病理结果显示她的神经鞘瘤为良性的,后期也不需要放化疗,只要定期复查即可。
“我真的太开心了,我有很多人生感悟。”劫后余生的刘女士想提醒所有人,一定要增强健康意识,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每年一定要给自己安排一次体检,与金钱、事业相比,健康太重要了。
神经鞘瘤是一种由神经鞘所形成的的肿瘤,属于软组织肿瘤,发病原因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与日常生活习惯的相关度不高。专家介绍,人的神经其实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纤维束,外面由一层鞘膜包裹,相当于一根电线的“芯”和“皮”,而神经鞘瘤就是从皮上长出来的,只要有神经的地方就都有可能长出来。
神经鞘瘤多是良性的,但也存在恶变的几率,如果肿瘤生长突然变迅速,则提示有恶变可能。除了长在后腹膜的脊柱神经上,四肢、颅内都是神经鞘瘤最常发生的地方,就像刘女士一样,患者通常不会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源自听神经的神经鞘瘤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或疼痛等症状。手术是神经鞘瘤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
作者:雷小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45岁#
94
#外科医生#
103
这么神奇。。。不可思议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