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J Cardiol:我国≥3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0.71%,预计有487万房颤

2018-07-14 文韬 中国生物技术网

近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王增武等进行的十二五课题组报告,我国≥35岁居民中,有0.71%有房颤。该研究估计,估计中国≥35岁居民房颤患者约有487万。

近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王增武等进行的十二五课题组报告,我国≥35岁居民中,有0.71%有房颤。该研究估计,估计中国≥35岁居民房颤患者约有487万。

研究中,有34%的房颤患者并不知晓自己有房颤。

2004年胡大一教授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66%,本次调查的患病率升至0.71%。相比而言,欧洲和美国成人为1-4%,中国仍较低。

作者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本世纪中叶美国和欧盟的房颤将增加一倍。与之前的调查相比,中国也发现了这种增长趋势。

随年龄增加,中国房颤患病率增加,在≥75岁的老年人中,房颤患病率达2.35%。

美国建议≥65岁在基层医院就诊时通过脉搏评估检查房颤,然后按照情况进行心电图检查,作者建议,中国也应考虑采用房颤筛查策略,尤其是老年人。

中国男性和女性患者房颤患病率相似。农村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5%,高于城市居民(0.63%)。

该研究还首次针对国人的房颤疾病负担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国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估计中国房颤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为每10万人97.0,与WHO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代表性样本涵盖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兼顾城乡、性别、年龄差异。最终共分析31,230年龄≥35岁的社区居民,房颤根据心电图和病史确诊。生活质量根据问卷调查。

原始出处:

作者:文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8-07-14 王秀

    学习了.涨知识了!

    0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9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预测卒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口服抗凝药(OACs)预防卒中是治疗房颤(AF)的基础。但是,目前关于90岁及以上患者应用OACs的数据相对匮乏。现有研究人员对AF老年患者(≥90岁)应用OAC治疗缺血性卒中和颅内出血(ICH)的风险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台湾健康保险数据库。在未进行过抗血栓治疗(1996-2011年)的90岁及以上的11064位AF患者和14658位对照中对比缺血性卒中和ICH的风险。将AF患者

JACC:利伐沙班安全性大型临床研究

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用于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的有效性已经取得验证,但大型前瞻性探究DOACs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尚缺乏。本研究纳入了XANTUS和XANAP临床研究中的接受利伐沙班治疗预防卒中的房颤患者,随访时间为1年,主要终点事件是大出血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全因死亡事件,次要终点事件是血栓栓塞事件和非大出血事件。最终共纳入11121名患者(平均年龄为70.5 ± 10.5,女性占42.9

Stroke:无房颤的DVT/PE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血剂与华法林的颅内出血风险

由此可见,DVT/PE患者就ICH风险而言,DOAC相比于华法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JACC: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增加房颤患者出血和住院风险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常见的药物,但可能增加潜在的出血和血栓形成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量化NSAIDs在RE-LY临床试验中的作用。本研究是探究NSAIDs在RE-LY临床试验中作用的事后分析,比较了达比加群酯(DE)150mg和110mgBID与华法林对房颤患者的作用。在18113名RE-LY临床试验的患者中,有2279名患者在试验期间至少服用过1次NSAIDs。与服用非NSAIDs患

JACC: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对房颤患者预后影响的性别差异

房颤患者中,女性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即使服用了华法林。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和评估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和华法林在男性和女性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纳入了香港临床数据库中2010年至2015年新诊断的房颤和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倾向性评分分别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进行了匹配。最终,本研究共纳入了4972名男性和4834名女性房颤患者,与华法林相比,DOACs与女性患者更低的颅

Heart Rhythm:睡眠质量差的人更容易发生房颤

近日,在线发表于《Heart Rhythm》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被频繁中断的患者有较高的房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