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知识产权十年磨一剑,葛均波团队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上市

2020-03-09 李佳蔚 通讯员 沈雳 吴轶喆 澎湃新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领衔的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科研攻关及临床研究随访,研制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支架,于3月5日通过国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领衔的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科研攻关及临床研究随访,研制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支架,于3月5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这是中国最早开始自主研发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葛均波带领中山医院科研团队与山东华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自2005年就开始了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2005年,研发团队获得了关键性专利:生物可降解载药物高分子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后,通过反复对材料配方进行优化、原型迭代,于2010年2月开始在中山医院开展临床前评价。2013年5月正式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报告,可以开展临床研究。2013年9月5号,作为全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可吸收支架,其FIM研究第一例患者成功入组。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历经1年时间,在国内17家中心开展了上市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完成395例患者入组。2016年5月,完成798例注册研究入组。同月,XINSORB支架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至此,XINSORB支架上市前的临床支架植入全部完成,所有受试者进入随访阶段。

接受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的第一例患者至今已完成5年随访。5年来,该患者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多次复查造影均显示原支架植入部位通畅,支架已几乎完全吸收(Wu 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9,12:602-603.)。

近期,XINSORB FIM研究已完成5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TLF发生率为13.3%,与同期国外的雅培Abbott BVS相当。考虑到XINSORB FIM研究开展时,并没有使用“PSP”优化植入技术,这一结果仍然是优秀的。5年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了支架内血栓。XINSORB RCT研究已完成了4年随访,结果显示XINSORB支架TLF(靶病变失败)发生率为5.3%,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2%,ID-TLR(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为4.8%,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0%。该结果与传统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相当,与进口生物可吸收支架或金属支架的金标准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XINSORB支架上市前,葛均波也已带领团队开始了第二代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目前该支架已完成长期动物实验随访。而XINSORB支架上市后,也将继续开展上市后临床研究。

此外,针对进口Abbott BVS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高的问题,葛均波在两年前就已提出,对于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长,不能以传统金属支架的标准来衡量。葛均波建议接受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的患者,应适当延长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长,最好能延长至支架完全吸收。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应用前景。”在谈及器械创新的愿景时,葛均波强调:“自主创新非常重要,有些人嫌弃自主创新研发时间长,经济效益显现慢,不如拿钱买西方国家的产品进行复制,便宜又省力,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鼓励吸收引进消化再创新,但是必须要有核心技术,否则将永远受制于别人。同时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协同创新去解决医学领域的技术难题。未来我们希望有很多的医生创新理念与企业合作, 生产一系列自主原创的高端医疗器械,造福更多的患者。”

作者:李佳蔚 通讯员 沈雳 吴轶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一例高难度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ValveClamp上市前临床研究已开启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使用我国自主研发二尖瓣器械ValveClamp,为一例高龄、高难度、极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完成了心脏不停跳的微创二尖瓣修复。该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该例手术的成功,显示了ValveClamp强大手术效果及优越的器械性能,证实了该器械即使对病变解剖挑战性大的患者也能顺利完成手术。图1  葛均波院士团队在手术中该例患者是一名78岁男性,合并

时评:葛均波:不懂超声的医生不是好大夫

金庸先生的小说《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因对武功理解不同分裂成为剑宗、气宗两大派别,最后令狐冲突破了这种桎棝,实现了剑、气两宗的“合二为一”。面对已经来临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时代,作为心血管介入医生要尽快打破“剑宗、气宗”的界限,临床医生要学习超声,超声医生也要学习临床,最终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Lancet子刊:葛均波院士团队发现微信可指导患者慢病康复

10月10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等人在Lancet公共卫生子刊发表了一项平行分组、单盲、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提示,通过微信这一社交平台开展手机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项目,有较高的效率和可及性,而且很容易使用。这说明,在慢性病领域广泛地实施类似的治疗模式是可行的。微信指导系统在该研究中,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相比,微信指导组患者2个后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更明显,从489.2米增

微信能治病?葛均波院士带你线上治疗冠心病!

社交平台可有效帮助医生提高疾病康复率。

葛均波:2019年心血管治疗进展回顾

转眼间又是一年就要过去了,现将2019年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可能改变目前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和亮点研究回顾如下。

(一)、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抑制剂(ARNI)在<

葛均波院士:疫情面前没有一人是旁观者!

“作为医生,国家有难,我有责任有义务挺身而出。”“同学们,这次新冠病毒疫情还没有看到控制的迹象,老师报名了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没有被批准。 昨晚我又报名第三批医疗队出征,等待批准。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今天,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教授的“写给全体学生一封信”,在朋友圈内传开。刚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连线葛均波院士本人,“作为医生,国家有难,我有责任有义务挺身而出。”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