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连续用亲脂性他汀或可降帕金森病风险

2013-07-26 晓静 译 cmt

台湾一项研究表明,与那些中断他汀药物治疗相比,连续应用亲脂性他汀药物治疗与帕金森病(PD)发生率减少有关,尤其是在女性和老年亚组患者中较为显著。论文7月24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 该研究纳入43810例无PD且初始启动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利用Cox回归模型评估中断不同种类的他汀与PD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亲脂性和亲水性他汀应用者的PD发生率分别为1.68和3.

台湾一项研究表明,与那些中断他汀药物治疗相比,连续应用亲脂性他汀药物治疗与帕金森病(PD)发生率减少有关,尤其是在女性和老年亚组患者中较为显著。论文7月24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

该研究纳入43810例无PD且初始启动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利用Cox回归模型评估中断不同种类的他汀与PD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亲脂性和亲水性他汀应用者的PD发生率分别为1.68和3.52/1000000 人-天。与中断他汀治疗者相比,连续亲脂性他汀药物治疗与PD发生风险降低相关[危险比(HR)为0.42]且不受并存疾病和药物影响。而应用亲水性他汀则与PD发生无关。

在亲脂性他汀药物中,研究者观察到应用辛伐他汀(HR 0.23)和阿托伐他汀(HR 0.33)与PD风险降低显著相关,在应用女性患者中上述关联更为显著:辛伐他汀的HR 为0.11,阿托伐他汀的HR为0.24。

至于阿托伐他汀应用者,可观察到老年亚组患者获益(HR 0.42)。但在剂量/持续时间—效应的关系方面,长期应用亲脂性或亲水性他汀与PD发生不显著相关。

Lee YC, Lin CH, Wu RM, Lin MS, Lin JW, Chang CH, Lai MS.Discontinuation of statin therapy associate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Neurology. 2013 Jul 24.

作者:晓静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LOS ONE:研究揭示帕金森病相关突触核蛋白的迁移特性

α-突触核蛋白迁移特性 一种已知的在帕金森病的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的蛋白可以像病毒一样进入细胞和造成损害。这种蛋白叫做α-突触核蛋白。研究显示,一旦进入一神经元后,α-突触核蛋白就会离开溶酶体这个细胞的消化车间。这与流感病毒在感染中进入细胞的过程很相似。这项发现最终能导致新治疗方法的产生来延缓帕金森病的发病或者是阻断、减缓其进程,研究者说。这项由病毒学家Edward Campbell博士和他的同事

Nature:新研究挑战现有的帕金森病认识

科学家可能发现了为什么治疗帕金森病的标准疗法经常只在有限时间内是有效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Bernardo Sabatini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模式动物来研究纹状体(striatum)---参与运动和学习的大脑区域---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能够释放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允许我们行走、说话和甚至敲打键盘的神经递质。当这些细胞死亡时,就像帕金森病患者体内发生的

Ann Neurol:膳食尼古丁或可降低帕金森病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膳食尼古丁或西红柿和辣椒中的其他组分可能降低帕金森病风险。论文于5月9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学年鉴》(Ann Neurol)。   辣椒、西红柿和土豆等茄科植物含有微量尼古丁。此项研究共纳入490例新诊断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和644例神经功能正常的对照者,对其他蔬菜食用情况、年龄、性别、种族、烟草应用和咖啡因进行校正之后,评估帕金森病与自报茄科食物食用频率的相关性。

MDS 2013:帕金森病进程存在高度可变性

在运动障碍学会(MDS)第17届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会议上,意大利米兰帕金森研究所的RobertoCilia博士和同事报道了一项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队列研究,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进行了20年以上的随访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病程进展存在高度可变性。 研究概述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发现,帕金森病的进展存在高度可变性;即使病程长于30年,痴呆、精神病和吞咽困难也不是PD始终不变的特征。目

Nature:LRRK2可能是帕金森病的重要机制

2012年10月1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同美国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一项合作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首次采用多能干细胞技术,揭示了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随着衰老过程而发生退行性病变的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为诊断、预防与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帕金森病是一种在老龄人群中高发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医学界认为,帕金森病致病因是

手术治帕金森病 **选择时间窗

  帕金森病(PD)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初期主要依靠药物控制疾病的症状。如果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病程达到5年以上,药物疗效已明显下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BS,俗称脑起搏器)疗法是首选方案,不过疾病进展到晚期再做则效果不理想。   DBS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达到减轻和控制症状的目的。植入电极时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