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多发性小梗死别忘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019-06-01 佚名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56岁,免疫力正常女性。因为严重头痛和脑病就诊。

56岁,免疫力正常女性。

因为严重头痛和脑病就诊。

MRI 显示大脑半球和小脑大量点样梗死:



血白细胞计数未18500,97%嗜酸性粒细胞。感染、肿瘤筛查,包括脑脊液和骨穿皆未见异常。

住院期间并发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心肌梗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现心内膜纤维化。

诊断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

IHES是一种白细胞增生性疾病,会引起多脏器损害。诊断该病需要具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升高,并排除感染血液恶性肿瘤和血管炎。IHES 患者的脑梗死是由于分水岭区域微血管发生闭塞造成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淋巴结核—隐形杀手 致多发动脉狭窄

患者女,19岁,因“心悸、头晕5天”入院。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心悸,无明显头痛、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无低热、盗汗等不适,头晕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遂于当地医院测血压为150+/110+mmHg,皮质醇为775.04nmol/L↑(具体参考值不详),心房钠尿肽(BNP)2667.1pg/ml↑(具体参考值不详),卧位醛固.1160.98pg/ml↑(具体参考值不详),诊断为“

多发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

一般认为,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phaeochromocytoma,PCC),而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外的嗜铬细胞肿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细胞瘤(paraganglioma,PGL),二者合成为PPGL。WHO将其起源的肿瘤归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而根据功能和嗜铬性的不同,PPGL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与交感系统密切相关、具有交感特性、嗜铬染色阳性者(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另一类为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为临床表现的多发对称性脂肪瘤病一例

患者男性,66岁,主因双下肢无力6个月,胡言乱语、右侧足底溃烂15d,于2017年5月18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以近端显著,表现为蹲起和行走困难,走路踩棉花感,双手洗面不能,逐渐出现双下肢痛温觉减退、四肢麻木,无肢体疼痛、发热、腹泻、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复视、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大小便障碍,当地医院诊断为“周围神经病”,予营养神经治疗(具体方案不详),未见明显好转;15d

手术切除颅内多发黏液性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58岁,因“体检发现颅内动脉瘤2年”于2015年10月26日收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前2年头部MRI显示右额叶高信号,当地医院考虑海绵状血管瘤,给予保守治疗。1年前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查头部MR血管成像示右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各有1个梭形动脉瘤。为进一步治疗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喉腔及鼻腔多发结外型Rosai-Dorfman病一例

患者女,6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呼吸困难,伴喘息,活动后加重,无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及进食困难。当地医院予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停药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伴喘息。发病以来饮食、二便可,精神睡眠欠佳,体重无明显下降。影像表现:CT示喉腔(声门下腔)后壁增厚并见一结节突入喉腔,致喉腔狭窄,病变基底面与喉壁分界欠清,大小约1.6 cm×1.2 cm,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双侧鼻腔见软组织密度病变,鼻

多发小汗腺螺旋腺瘤癌变侵及颅骨1例

患者,男,77岁,因左侧颞部皮下肿物20年,逐渐增大1个月余于2015年11月2日入院。既往史:20多年前发现右侧颞顶部皮下肿物,逐渐增大,数量增多,触之无痛,曾在当地行单个肿物切除,未做病理检查。近1个月肿物增大明显。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