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再次手术后的结局

2017-10-26 xiangting MedSci原创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修复后的再次手术与死亡率和发病率较低相关。

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最佳手术方法仍存在争议。这项研究旨在评估急性A型夹层修复后再次手术的结局,为指导手术提供决策。

对2005年8月至2016年4月单个转诊机构中的急性A型夹层修复术后的所有主动脉再次手术(n=129)进行了回顾。主要结局是30天或院内死亡率。次要结局包括器官特异性发病率和使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的1年和5年结局。大多数的再手术是近端主动脉(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或升部)或主动脉弓手术(62.5%,n = 55); 大多数的再次手术是择期进行的(83.1%,n = 74)。21例患者(23.6%)在初次再次手术后2.5年的中位随访期间,需要进行额外的第二次或更多次的再手术。再次手术的30天或院内死亡率为7.0%(择期:6.3%;非择期:11.1%)。考虑到手术的复杂性,器官特异性发病率在可接受范围内。初次再手术后1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9%和64.9%,5年时主动脉特异性生存率为88%。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修复后的再次手术与死亡率和发病率较低相关。这些数据支持对急性A型夹层进行更局限的指标修复,特别是对在低容量没有广泛修复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指标修复的患者,因为如果需要,可以在转诊至主动脉病中心安全进行再次手术。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一文读懂:2016主动脉夹层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腔内血液从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而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造成真假两腔的严重心血管急、危、重症,又称主动脉壁内动脉瘤或主动脉分离、主动脉夹层血肿。起病急,进展快,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病死率极高,如未及时诊治,患者发病48 h内,病死率以每小时增加1%的速度增长,一周时达到70%,三个月可高达

警惕!凶险的主动脉夹层你了解多少?

正常的人体动脉血管由3层结构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承载血流的通过。而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根据破口部位,所在的动脉的部位,夹层可累及全身各个部分,最为常见的和最为凶险的是主动脉夹层,其他的还有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颈动脉夹层等等,由于供血部位的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腹痛、血尿、干咳,捣乱的竟都是你……

主动脉夹层可谓灾难性疾病,一周内死亡率60% - 70%,3个月内死亡率可达90%,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诊断主动脉夹层,有时候就在这一刹那!

对于症状不典型,或胸痛不明显,血压又不高的病人,如何筛查高危病人做胸腹主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进行确诊。前段时间,我们从临床经验出发,总结出适合基层医院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三大法宝”(没有CTA?这三招也能识别主动脉夹层!),介绍了没有CTA情况下,如何诊断主动脉夹层。

董念国等改良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停循环技术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等发表研究称,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和术中置入象鼻支架手术过程中,改变停循环技术的常规做法(中度低温25℃停循环20~30 min左右),改良为肛温28℃停循环2 min左右,其临床效果满意。

What?主动脉夹层竟自行愈合了?!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可以让所有医务人员为之心跳加快了的危急重症,该病以其死亡率高、死亡突然、并发症多、救治难度大、诊断有相当困难、导致的纠纷多而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