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Cancer:好消息!UPLC-MS血液脂类分析可早期诊断肝癌!

2015-12-21 Seven L 译 MedSci原创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病毒感染是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主要病因,若不能早诊断HCC,患者预后将会非常糟糕。目前临产上迫切需要能够对对于HCC做出早期精确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血液中有没有可以作为诊断乙肝相关HCC的潜在标志物。该研究纳入了32名HCC患者,30名肝硬化(LC)患者,25名CHB患者,还有34名健康人群。使用UPLC-MS分析参与者血液中脂类组学情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病毒感染是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主要病因,若不能早诊断HCC,患者预后将会非常糟糕。目前临产上迫切需要能够对对于HCC做出早期精确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血液中有没有可以作为诊断乙肝相关HCC的潜在标志物。

该研究纳入了32名HCC患者,30名肝硬化(LC)患者,25名CHB患者,还有34名健康人群。使用UPLC-MS分析参与者血液中脂类组学情况。

研究数据显示,基于UPLC-MS检测血液中脂类,对于LC患者,该检测比常用的AFP在诊断LC上会更精确。该方法从LC患者中区分HCC患者的敏感性为78%,特异性是64%;而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8%和93%。使用UPLC-MS方法区分CHB和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

研究结果表明,对HCC高危人群进行基于UPLC-MS方式的血液脂类组学分析,可有效且方便的诊断HCC。

原始出处:


Passos-Castilho AM, Carvalho VM,et al.Serum lipidomic profiling as a useful tool for screening potential biomarkers of hepatitis B-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BMC Cancer. 2015 Dec 18;15(1):985.


作者:Seven L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6-01-26 ssummer

    需要看下原文

    0

  2. 2015-12-29 xyfg98

    这个不错

    0

  3. 2015-12-27 wzf990214

    0

  4. 2015-12-23 wzf990214

    有意思!下载原文看看!

    0

相关资讯

Nature: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或许对于诊断肝硬化并不必要

图片来源:www.npr.org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最新的数据解释了其2014年刊登在Nature上的研究结论,2014年研究者阐明了一种利用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来进行肝硬化的诊断,这种微生物群落是指人类集体中小型有机体的网络,包括可以增强或者减弱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细菌和真菌等。肝硬化的主要特点是肝脏发生显著的不可逆转的

Pediatrics: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率和特征

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根据血清自身抗体可将A IH分为3型,Ⅰ型AIH最为常见,相关抗体为ANA和(或)SMA;Ⅱ型A IH的特征为抗- LKM1阳性;Ⅲ型A IH的特征为血清抗- SLA /LP阳性,有学者将Ⅲ型归为Ⅰ型。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了加拿大儿童AIH的发病率以及临床表现。该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加拿大所有儿科中心20

Hepatology:晚期肝癌患者需警惕门静脉高压

背景:肝移植术(LT)是治疗早期肝癌(HCC)伴肝硬化的最佳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紧缺而引起的等待时间较长,另外由于肿瘤进展与恶化,其意向治疗(ITT)的生存效果较差。门脉高压症(PH)是早期肝癌伴肝硬化以及肝移植术后复发的进程中公认的危险因素。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门静脉高压症对于肝移植术后基于ITT治疗的结局的潜在影响。方法:招募因肝细胞癌而行肝移植的肝硬化病例,收集其结局和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

Gut: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对细菌感染不可大意

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病毒性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预后。该前瞻性研究在法国的35个中心进行。纳入了HCV或HBV感染的病毒性肝硬化(病检证实)患者,并且处于Child-Pugh A级,以前没有肝脏并发症。最终纳入了1672名患者 (HCV 1323, HBV 318, HCV-HBV 31),中位数随访43个月,有171名患者发生了234次细菌感染,5年累积发生率(CumI

NEJM:吉利德新药velpatasvir临床三期结果出炉

据估计,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由于感染丙肝病毒(HCV)而导致代偿失调性肝硬化患者将会大量增加。长久以来,代偿失调性肝硬化患者的唯一的治疗选择就是接受肝脏移植手术。近来,新近获批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表明其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患有代偿失调性肝硬化病人的HCV感染,这一成功的治疗是和早期提升肝功能有关。

NEJM:丙肝药物Sofosbuvir和Velpatasvir联用大获成功,肝硬化依然有效(ASTRAL系列研究)

人们首次认识到丙肝这种疾病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是一种经血液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1989年,人们首次鉴定到了丙肝病毒(HCV)。这种病毒善于躲避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建立长达数十年的感染。这种持续性的感染会损伤肝脏,甚至引发肝癌。绝大多数感染者起初并不表现出症状,直到病毒引起严重的肝脏损伤。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和Intermountain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