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3名医生倒下! 碎的是尊严,伤的是医心,暖的是良心!

2016-06-21 佚名 三甲传真

碎的是尊严!伤的是医心!暖的是良心!

碎的是尊严!伤的是医心!暖的是良心!


又一个医生倒下!六月十八日,衢州女医生一夜接生三个孩子累倒在救护车旁。晕倒的女医生叫周珍。从十七日夜里到十八日凌晨,周珍一连接生了三个孩子,还处理一个黄体破裂出血病人,一夜没睡。凌晨六时她接到急诊电话,赶到坛石镇出诊。就在病人被抬下救护车的时候,周珍就累倒在救护车旁。

这已是近日累倒的第N个医生。


六月十六日,洛阳年仅二十六岁的李武星医生累晕在手术台旁。护士马上扶着他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剪开一袋输液用葡萄糖水喂他喝了下去......


而另一位医生,绍兴市中心医院常冠斌,在看完第一百一十位患者后,眼前一黑,哐当一声,最终倒在接诊台上……

倒下的是身体,碎的是尊严!

劳动强度大,工作负荷高、责任风险大已经成为医生这个职业不争的事实。但劳动价值低却一直被官方、民间抱有不同的看法。表面看,医生累倒、累晕频发是忙而所致,但进一步看,廉价的医疗服务价格又何尝不是在逼着医生卖苦力?这种用超量劳动、超常的付出所支撑的所谓的“体面”,何谈尊严!这种用超低的价格所换取的存在感,又价值几何!

倒下的是健康,伤的是医心!

在这三起医生倒下的事件中,最年轻的才二十六岁。很多人不理解,正是身强力壮、精力充沛的年纪,如此这般轻易地倒下,一定是身体素质不行。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请看看这二十六岁医生倒下前的工作轨迹:十五日,李武星夜班,科室二十八个住院患儿,再加上急诊患儿,这一夜忙忙碌碌过去了,十六日早,没顾上吃早饭,李武星又开始查房、下医嘱。八点三十分,刚下夜班的李武星进入手术室,第一台手术顺利完成,晕台发生在第二台手术期间,但是他仍然坚持做完手术,完善了术后医嘱、处理完所有管床病人,直到下午三点才离开医院回家休息。如此工作强度,累倒是再正常不过!

医生累到,表面看是正能量,但进一步看,受伤最大的除了医生,恐怕还有患者,有哪个患者愿意让一个随时可能晕倒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呢?再进一步看,医生的不断倒下,是否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告诫蠢蠢欲动的后来者:学医高风险,入门须谨慎?是否一次又一次在所谓的正能量中传递着、伤害着、拒绝着一颗颗懵懂的随时准备踏入医学道路的救死扶伤的心?

倒下的是生命,暖的是良心!

医生倒下一次,温暖一片患者的心,但同时也会响起另外一批声音:这是作秀!其实,医生从累倒、累晕到猝死,只差一步。在伴随着医生累倒、累晕频发的同时,是医生猝死高发。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他们明知可能面临猝死,也只能咬紧牙往前冲,这是医生真实的工作状态,是常态,不是作秀。对此持有不同意见者,我只能说,医生倒下的是生命,暖的是良心,仅此而已。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6-10-13 inter158

    天天都有这谁受得了

    0

  2. 2016-09-01 ylzr123

    好文,值得学习,赞!

    0

  3. 2016-08-28 ylzr123

    深度好文,值得学习,赞!

    0

  4. 2016-06-22 明崖

    制度化的倒下

    0

  5. 2016-06-22 老段

    目前就是这个样子

    0

相关资讯

Occup Environ Med: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可能影响女性的受孕能力

据来自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可影响女性的怀孕能力,该研究发表于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Lancet Oncol:疲劳评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患者的总生存期有预后价值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高度可变的,所以在这些患者中,准确地预测是至关重要的。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是否自我报告的疲劳程度预测超出黄金标准的预后指标的高风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研究人员在欧洲,美国和东亚37个中心做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根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成人患者(≥18岁),在6个月之内诊断为中级-2-风险或高风险得分即被招募进

J Intern Med:多学科康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是一种身体出现慢性疲劳征状的病症,具体定义是长期间(连续6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强度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易误诊,辨识此病并不容易。关于该疾病的治疗,目前有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多学科康复治疗(MRT)。两种疗法孰优孰劣,Vos-Vromans DC等研究者就该疾病疗效问题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者将荷兰四个康复中心的122名CFS患者随机分为MR

JAMA Surg:疲劳、黄疸进行性加重5月,体重下降案例报道

64岁男性,疲劳、黄疸进行性加重5月,体重下降13kg,否认发热、寒颤、腹痛。查血:总胆红素14.4 mg/dL,转氨轻度升高,白细胞 13 300/mL,血清癌胚抗原 1.9 ng/mL,肿瘤抗原 293 U/mL。CT:不均匀增强肝门肿块,伴广泛的肝内胆管扩张。肿块大小约 4.4 × 4.3 × 3.5 cm。胆囊钙化。肺部左上叶可见部分钙化结节,大小约7mm。心膈和胃淋巴结肿大。内镜下逆行胰

疼痛,疲劳,残疾高度提示纤维肌痛

近期发表的关于纤维肌痛的文章关注了察觉疼痛和疲劳的感受,以及纤维肌痛患者残疾的发病率。

运动连疲劳都能治?!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以持续的,难以用医学知识解释的疲劳症状为特征,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包括肌肉关节痛、睡眠障碍、头痛、注意力障碍等在内的多种非典型症状。患有此病的患者容易在非劳力运动时出现严重疲劳感的病症,病情加重时甚至无法坚持正常工作。最近,一些研究提出,运动竟然能够缓解这种看似无解的疲劳!神了!运动有多少疗效?运动疗法?患者本来不动时就容易疲劳,你还让他运动?不是火上浇油吗?这怎么行?事实